6月30日,广州市荔湾区第九届侨胞季(系列)活动及闭幕式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
活动以“桑梓情深 英才荟萃 逐梦未来”为主题,由广东侨青联、广州市侨联指导,荔湾区侨联策划,联合暨南大学、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委统战部、荔湾区人力社保局、荔湾区文广旅体局举办,通过文化游园、主题宣讲、项目签约等一系列活动,展现荔湾千年侨乡底蕴和新时代侨界担当。
政企对接搭建侨界合作平台
荔湾区委领导在欢迎辞中,回顾荔湾与侨胞难以割舍的情缘,强调侨界优秀人才始终是助力荔湾发展的重要引擎,并诚挚地向海内外侨胞发出三重邀约。
做创新创业的“弄潮儿”,让白鹅潭商务区、荔湾文商旅活力区、海龙围科创区“三大平台”成为侨界精英的“逐梦主场”;做文化传播的“践行者”,把粤剧、广彩、香云纱等非遗通过“侨”的路径带到世界;做公益事业的“传承者”,在捐资助学、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传递大爱。
在投资环境推介环节,荔湾区协作办以“三大平台”为核心,宣传推介荔湾区的区位优势、产业规划和投资机遇。立足荔湾资源优势,聚力招商引资,希望能吸引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进驻荔湾。
在圆桌分享会上,广东侨青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叶志海,荔湾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夏志祥,海外侨商代表王雪,归国华侨代表容一思,与暨南大学创业学院学生代表梁浩思展开主题交流,从不同维度分享他们的见解,给新侨人才创新创业带来更多启发和灵感。
活动现场举行了多项引智引资项目签约和友好共建仪式。在荔湾区侨联见证下,多家侨企签订投资意向或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共同推动项目落地。
荔湾区侨联携手荔湾区委人才办、暨南大学创业学院、创金公司共建“荔湾区大学生新侨人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大学生新侨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新模式。
荔湾区侨联分别与暨南大学侨联、暨南大学英国校友会、广州一中教育集团侨联、广州一中海外校友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海外校友会”和“地方侨联+教育集团侨联+海外校友会”共建新模式,延伸侨联合作领域。
7月1日,活动主办方还在海龙围科创区创金中心安排了“侨聚湾区 同心逐梦”合作发展座谈会,邀请海内外侨领侨商、新侨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对荔湾区重点项目进行考察、走访,共商发展良机。
侨界代表期盼与荔湾加强合作
来自中国香港的侨眷庄守堃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一直以来,他致力于以粤港两地人才活动,搭建两地交流合作渠道。比如曾组织香港城市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到广州走访企业,了解内地产业发展情况。
“在荔湾区侨联的组织下,我可以深入走访荔湾、了解荔湾的产业发展前景。”最近,庄守堃走访了广州国际医药港,他发现广州国际医药港汇聚了药材批发、推广和大型会议举办等功能,为荔湾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1906科技园也给庄守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6科技园由老旧卷烟厂改建为现代产业园区。在香港,也有许多老旧厂房,我认为香港老旧厂房的活化利用可以借鉴荔湾1906科技园的改造经验。”
在庄守堃印象中,荔湾是传统商贸之地,现代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比如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产业是荔湾的特色和优势产业。荔湾文化气息浓厚,与香港文化同根同源,两地有着务实的精神,这有利于两地建立密切合作。”
目前,庄守堃积极推动细胞医疗、低空经济等方面的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建立,“粤港澳三地的制度和政策存在差异,且香港应用市场有限。我们希望打破制度壁垒,让香港的技术能在内地广阔市场中落地应用。”
祖籍浙江的奥地利粤商会会长黄伯华在20世纪80年代自费出国求学,后来在国外创业、积累人脉,先后从事餐饮、贸易等行业。在他印象中,到国外发展的广州朋友都很随和,这与奥地利人的性格相似,有利于两地人们之间建立合作。
“奥地利的电器制造业、农机用具等都有高端技术优势。我在荔湾走访了专业批发市场,希望能将高端技术引进荔湾,提升荔湾传统产业的发展。”黄伯华说,广州的投资环境包容、开放,希望日后能在广州寻找合适产业,对接奥地利先进技术。
新加坡林氏总商会会长林仁华祖籍是广东澄海,是家族的第四代华人。2008年,他第一次到中国,第一个到达的城市就是广州。
17年过去,林仁华看到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在世界上算比较领先,现在有超82万家机器人企业,而且中国有较多的落地应用场景。我希望能将中国的AI技术带到新加坡,提升新加坡企业对中国产业的认知,也希望将新加坡先进的政策管理经验带到中国,促进两国相互交流。”
目前,林仁华主要在上海投资开发智慧安保,在北京投资开发智慧家居、智慧养老等物联网应用场景。
“荔湾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文化独特、底蕴浓厚。”曾在中国工作约10年的林仁华希望以后每个月能到荔湾、常驻广州,与广州当地的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帮助广州科技企业建立国际思维,以新加坡作为战略出海的首选地之一。
“新加坡与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议;另一方面,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它到亚洲多地的飞行时间最长大约6小时。”林仁华表示,也将积极把新加坡优质产业资源带回中国、带回广州、带回荔湾。
以侨助侨彰显侨界担当
为扎实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落实“百千万工程”,荔湾区侨联发出侨助“百千万工程”助力民生微实事倡议。
爱心侨领、广州软件学院董事长、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美国潮商总会主席林辉勇积极响应,向荔湾区侨联捐款共计15万元,用于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落地,展现了爱国侨胞积极投身侨助“百千万工程”实践的责任和担当。荔湾区侨联也向两位侨领回赠捐赠证书,向他们的善举表示敬意和真诚谢意。
荔湾区侨联还向波兰粤商会、中美非遗文化交流协会等十余家海外友好侨社团授牌,推进“荔湾海外侨胞之家”建设,为荔湾海外游子打造兼具文化寻根与情感联结功能的“乡愁驿站”和“温暖侨家”。
文|记者 马思泳
图|荔宣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