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甘肃天水一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引发全网关注。
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调查结果,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
经公安机关侦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截至7日22时,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其中233人血铅异常。
这个结果让许多家长和网友心痛。在幼儿园吃个饭,怎么就吃出血铅异常了?
通报给出了答案: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该幼儿园两份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从官方公布的该幼儿园后厨监控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后厨人员将彩绘颜料添加进面粉中,制作出了粉色、黄色、绿色等色泽鲜艳的面团。
这一幕看得许多家长心惊肉跳,这些彩色的面团里加的可不是可食用色素,而是绘画用的含铅颜料!
厨艺好的家长直接破防:我在家辛辛苦苦榨果蔬汁、捣南瓜泥,做的馒头、画卷、馄饨算什么?到幼儿园,直接吃颜料?
要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大多在3-6周岁,还没有练就“百毒不侵”的体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恰恰喜欢鲜亮的颜色,于是,一些幼儿园抓住了幼儿喜欢五颜六色的心理,在餐食上做起文章,用“漂亮饭”吸引家长,招揽生源。
实际上,招生宣传中摆盘精致、花样百出、色香味俱全的“漂亮饭”,到了孩子碗里,可能就是一碗不起眼的大杂烩。看到甘肃这个幼儿园的操作,曾经吐槽“大杂烩”的幼儿家长们,似乎又松了一口气。
毕竟,“漂亮饭”可能有毒啊!
幼儿园的本职本应是保育教育,但花样百出的研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环创任务、难倒家长的亲子作业等等,让老师、家长都有苦难言。
与其花心思做“漂亮饭”,不如让孩子吃得营养健康;与其花心思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不如多一些细心耐心,多一些理解信任。
孩子是否平安、健康、开心,才应该是我们衡量一个幼儿园好不好的客观标准。
文 | 记者 张璐瑶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