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欢迎你的灵魂拷问!
越好奇,越懂得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当中医药成为全球圈粉的“神秘的东方力量”,在奥运会上被各国选手热捧,在太空为中国航天员保驾护航,中医药文化也成为备受关注的“国潮时尚”。
关于中医药,你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提问、刨根问底的探究,欢迎留言或发邮件至:wbzbbjk@126.com,由羊城晚报“中医药十万个为什么”栏目,帮你去问问医生,解答你的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广东那么多人贴天灸?”“为什么不用点火它却会发热?”“为什么天灸要在三伏天进行?”Kelsey,一位在广州住了2年半的加拿大人,终于在今年惊喜体验了一回“三伏天灸”。以上提问,是她在体验天灸之前,就迫不及待发给羊城晚报记者的一连串“灵魂发问”。
7月10日,三伏天灸首贴开贴!广东人一年一度的“最热养生局”又来了!这风靡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伏天灸,为什么外国人来了也要贴?羊城晚报特别策划,邀请在广州生活的外国友人,打卡体验,与你分享感受!
湾区“最热养生局”!外国友人首次体验打卡
“天灸与艾灸有什么不同?我在网上搜到过图片。为什么天灸不用点火,只是一些草药,也能让人感受到热力,还能发挥药效?”体验之前,Kelsey向记者发出她最大的疑惑。
“我在来中国之前,体验过针灸和拔罐。但我看天灸和艾灸,都很不一样,我很好奇!我想可能会有一些热或疼,但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在加拿大就试过针灸了!”Kelsey说,“我的第一次体验针灸,是一位加拿大本土医生为我进行的。当时我下巴发炎疼痛了很久,看了很多不同的医生都无法解决,没想到试了试针灸,真的有效!我的加拿大医生说她专门到广州来学习过5年。”
在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传统天灸这一广东省级非遗项目传承所在地,等待贴天灸时,羊城晚报记者给Kelsey看了两张图。果然,看到图片上去年贴天灸的“人山人海”图,Kelsey大感震惊:“都是来贴天灸的?在加拿大我的家乡,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
外国人也要学“祛湿”!要喝热水!
体验开始。经过问诊和打脉,岭南传统天灸非遗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科主任李滋平教授为Kelsey制定了天灸方案:“你需要健脾补气、助阳祛湿!”
外国人也要补气祛湿吗?“没错。”李滋平教授回答,“岭南地区的夏天高温高湿,人出汗多伤阴耗气,往往容易阳虚,所以在三伏天,广东人喜欢通过天灸来补阳气,从而调理体质,调整亚健康状态。哪怕这位外国朋友是从比较寒冷的加拿大而来,在这里度夏,就要根据这里的气候水土、环境特点,来调整身体状态。”
“太神奇了!现在我的背上和脚上有4个位置,在发热!”贴上天灸大约5分钟,Kelsey就惊喜地向记者分享道。
“因为我们的天灸药方里,加入了一些辛温助阳的药材,在三伏天阳气最旺也是经络穴位最敏感的时间,通过经络循环来调节体质。”李滋平教授介绍,“你今天不要喝冰水,也不要吃生冷食物,要喝温热的水。贴完至少3小时后再去洗个热水澡。”
30分钟后,Kelsey小心地揭下所有天灸贴,皮肤微微发红,喝下了半杯温热红茶。
外国人眼中的“天灸”:能量循环!
“我今天了解到,原来‘三伏天’是一年内最热的时段。那我认为在这个时间点进行热疗,是有道理的。”天灸体验结束后,Kelsey还在兴奋地与记者分享感受,“我相信大自然的能量是会循环的。我们的星球会随着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位置而经历能量周期。所以,当我们所处的地球位置处于一个热周期峰值时,热处理的确可能更有效。”
“我今天没有过敏,但我从小就容易过敏。我来广州差不多3年了,还是没有习惯这里的热。在广州的夏天,我几乎天天不能离开空调。在加拿大我的家乡,比较寒冷,不少地方都是最近几年地球气候变得极端后,才加装空调的。”Kelsey说,“但我以后会喝热水!我还很想体验艾灸,希望下次有机会!”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林清清
文、图|记者 林清清 郭子扬 通讯员 张靓雯
视频|记者 郭子扬 林清清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