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有多位学生发帖称华东理工大学将充电宝列入违章电器,图片显示学生因在宿舍违章使用电器充电宝被代为收缴保管,请在学期末凭收缴单领取带回家。

同日,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其他)学校因为充电宝起火,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才没收了充电宝,现已归还。记者问及后续是否还会收缴充电宝,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事情引起了同学们的想法和讨论,会继续跟进这个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

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等基本要求,移动电源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循环后跌落、智能管理等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特殊要求,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

充电宝问题引关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自燃、爆炸?

充电宝是我们日常出行的常备物品之一,然而充电宝起火爆炸事件时有发生,什么情况下充电宝可能发生自燃、爆炸?

无法散热

充电时放在被子、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环境,或者将充电宝放置在炎热天气中或发热机箱等高温区域,都有可能引发充电宝的自燃、爆炸。

2025年4月22日下午,北京市大兴区一辆货车起火。经调查,这起火灾是一个遗留在驾驶室的充电宝导致的。充电宝经高温暴晒后,电气线路发生故障,起火引燃车辆。

过度充电

不要过分依赖充电宝的过充保护,已经充满电还一直插着充电器,不但会减少充电宝的使用寿命,长期过度充电也有可能导致充电宝爆炸。

2021年9月,广东东莞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所幸消防部门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为整夜充电的充电宝内部电路故障。

劣质产品

一些劣质充电宝采用低质量的电芯和电路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充电宝在充电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短路、过热等异常情况,从而引发爆炸。

2023年1月,广西桂平一自建民房凌晨突发大火,屋内一家四口不幸遇难。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为充电宝发生短路。现场勘验发现该充电宝疑似为伪劣产品。

摔、碰、挤压

摔、碰、挤压等,可能会造成内部零件错位、电芯泄漏等,从而引发充电宝爆炸,充电宝外壳稍有鼓起时就必须停止使用。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正在新闻、新华网、新京报等)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