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获悉,近年来,新会区纪委监委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协作配合,将纪检监察日常监督和审计“经济体检”优势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联动办案、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制度机制,通过“纪审联动”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
“我们高度重视、快查快办审计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村级工程验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堵塞漏洞、以案促治。”近期,新会区审计局在对某镇某村委会进行审计时,发现该村在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中存在偷工减料、多结算工程量、多支付工程款等问题,立即将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区纪委监委及时查清问题,最终给予相关人员党纪处分,并向该镇发出工作提示,推动该镇既督促村委会及时向有关承包商追回了多付的工程款,又完善了工程验收相关制度。
据介绍,为充分运用审计监督成果拓宽案源,新会区纪委监委与新会区审计部门深入对接、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审计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用好用活“纪审”联席会议,对审计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坚持精准研判、优先核查、定期反馈,畅通沟通协作渠道。近4年来,新会区审计局向新会区纪委监委共移送问题线索19件,目前已了结问题线索2件,办结问题线索8件,其中立案4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诫勉处理1人、批评教育4人,还有9件问题线索正在核查中。
新会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等问题线索,我们与区审计部门实行联动办案,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记者了解到,在联动办案过程中,新会区纪委监委大力发挥审计专业人员精通财经知识、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的优势,充分运用审计专业视角和手段,进一步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能力。比如,新会区审计局在对某单位的财务记账凭证进行审计期间,发现可疑报销单据,及时将问题线索移交新会区纪委监委。新会区纪委监委立即与审计部门共同开展核查,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票据信息,发现该单位某干部在培训期间,擅自外出游玩,并将出游的住宿费用票据用于充当正常进修费用进行报销,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会区纪委监委及时督促该单位党组织对该名干部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新会区纪委监委还与区审计部门联合制定《新会区纪检监察与审计监督贯通融合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指引(试行)》,形成监督合力,做好审计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在日常工作中,新会区审计部门及时将相关审计整改资料以及整改情况报送区纪委监委。新会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镇(街)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作用,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督促检查,并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等作风问题严肃追究责任。自工作指引印发以来,新会区纪委监委和新会区审计局共对94个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联合验收工作,目前已完成整改问题83个,切实提升审计整改成效。比如,针对新会区审计局在对某单位审计时发现的公务车辆管理混乱、存在较大廉政风险的问题,新会区纪委监委及时向该单位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其落实问题整改,并对负直接责任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文 | 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新纪宣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