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小吃街香气四溢,校园音乐会旋律悠扬,“跳蚤市场”人头攒动,林荫道旁师生挥锹培土……暑假前夕,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一系列由学校总务部精心策划、以党建引领的活动,正悄然将党建文化的“大道理”融入师生日常的“小生活”,为这所百年学府增添了独特的育人底色。
如何让党建文化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华南农业大学总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将党建工作的触角深度延伸至师生“衣食住行”的细微处,通过打造沉浸式场景和实践活动,实现党建与校园服务、文化育人的同频共振,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毕业季的校园,总务部饮食服务中心成了党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国际留学生公寓广场上的小吃街一亮相,便成为中外学子体验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窗口。各食堂化身为“传统与美食交织的梦幻空间”,师生们动手体验做美食的乐趣。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莘园食堂二楼举办的校园音乐会,美食与艺术交融,由总务党委办公室与饮食党支部和艺术学院党委音乐师生党支部联袂打造,奏响了校园生活的和谐乐章。
“这些活动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党组织服务的温度。”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华农总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食”为媒,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滋养了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党建+食品安全”活动,组织师生党员参与食材溯源调研、食堂卫生监督,定期举办食堂开放日,让师生代表走进后厨,在党员干部引导下了解食品安全全流程,构建起“党委主导、部门协同、师生共治”的食安治理新格局。
学生宿舍区,是党建触角延伸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毕业季,由华农楼栋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跳蚤市场”在华山、启林、泰山等宿舍区热闹开市,传递着党建引领下的绿色生活理念,促进物品循环利用。总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融入“住”的管理与服务,不仅筑牢基建廉政防线,更着力优化居住环境。
据悉,暑期组建有学生宿舍维修项目监督管理青年突击队;社区自习室、共享读书架、运动设施的增设,网络信号的优化,均体现着便捷贴心的服务理念。“感觉像家一样方便温馨。”一位住在启林区的学生说。
行走在绿意盎然的华农校园,也能感受到学校将爱国卫生运动打造成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通过“认种、认养、认捐”、为树木刷漆防虫等行动,近两年师生校友累计捐种紫花风铃木161株,大批校内树木得到精心养护。
总务部负责人表示,这堂“行走的实践课”,将劳动教育、文明养成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师生们在躬身实践中,体悟着“爱校如家”的责任担当,爱国卫生运动成为传递文明、厚植情怀的流动课堂。“从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到提升文化认同和文明素养,再到激发主人翁精神和劳动情怀,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举措,书写着新时代高校管理服务育人工作的新篇章。”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乔佳汝
图丨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