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点铿锵震校园,狮头昂扬迎客来。7月23日,珠海斗门区新堂小学内热闹非凡,来自英国、俄罗斯、阿根廷等26个国家的近130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来华留学生,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国家级非遗——斗门醒狮的沉浸式体验之旅。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互动,让非遗技艺成为连接中外的鲜活纽带。

活动伊始,留学生们在新堂小学校长赵向宏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传统文化展览。武术器械的刚劲、彩绘狮头的绚丽、掐丝珐琅的精巧,让留学生们不时驻足拍照。而随后操场上的醉狮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醒狮随着锣鼓声闪转腾挪,时而凌空跃起展现威猛,时而眨眼摆耳流露憨态,每个动作都蕴含着吉祥寓意。“原来狮子眨眼是在打招呼!”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金敏雅在志愿者解说后恍然大悟,眼中满是惊喜。

观赏过后,“拜师学艺”环节让留学生们过足了瘾。珠海市级非遗(斗门醒狮)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坚及其团队亲自授课,手把手教大家练习醒狮基本功“三弯”。留学生们吃力地举起狮头,尝试操控狮嘴开合,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脸上的兴奋藏不住。“这狮头比想象中重,但特别有力量!”俄罗斯留学生玛利亚一边调整姿势,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自己的练习瞬间。



活动中,新堂小学的学生们也加入进来,他们拉着留学生的手分享日常训练趣事,还当起“小老师”纠正动作。“醒狮很Cool!中国文化很Cool!”小学生们稚嫩的赞叹,让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博思深受触动。身着中式上衣的他,还特意体验了蔡李佛拳木人桩:“从小看中国功夫电影,今天终于圆了‘拜师梦’!”


作为“广东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珠海市非遗项目(醒狮)传承基地”,新堂小学一直是斗门醒狮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校长赵向宏表示:“让国际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是推动斗门醒狮‘走出去’的新尝试。我们希望以狮为媒,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此次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亲身感受了醒狮文化的魅力,也让新堂小学的学生们通过跨国交流,真切体会到中国非遗的国际吸引力。活动最后,留学生与小学生们共同合影,镜头里,不同肤色的笑脸与鲜艳的狮头相映成趣——这一幕,正是非遗文化跨越国界、连接心灵的生动写照。而这些带着狮头合影的照片、记录训练瞬间的视频,正通过留学生的社交平台,让斗门醒狮的风采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文|何叶舟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