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向羊城晚报记者反映,随着暑期到来,不少大人带着孩子到广州图书馆内纳凉玩耍,孩子们在大厅等区域奔走吵闹,图书馆内噪音巨大,“吵得像菜市场一样,完全无法安心看书”。

7月29日,羊城晚报“记者帮”实地探访广州市图书馆,发现大厅及南楼二层等多处区域确实存在孩童嬉闹等现象,吵闹声不绝于耳,但在北楼高层的成人自习区,环境相对会安静很多。

广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馆方已经招募了许多引导志愿者,同时要求物业团队加强巡视,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但在暑期巨大人流的冲击下,“难以面面俱到”。该工作人员称,馆方会尽力为读者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吵闹似“亲子乐园”

7月29日中午1时许,记者来到广州图书馆实地探访。记者进入大厅时,一个来自清远的研学团刚好参观完图书馆,正在整队准备离开,几十个孩子互相嬉闹,领队老师大声指挥,导致大厅吵闹非常。

“记者帮”观察发现,在两三个小时内一楼大厅不断有人进出,不少小孩在大厅内奔跑玩闹。孩子的嬉闹声,夹杂着成年人的谈话声及各种杂音不绝于耳,形容图书馆嘈杂似市场并不为过。

除了大厅之外,图书馆内噪音的另一大来源在南楼二层。该层设有亲子绘本阅读馆,不少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此处读书,顺便纳凉消暑。在绘本馆内,孩子奔跑玩耍的情况更甚,不少家长非但不制止,反而配合孩子玩耍,整个二层环境如同开设在图书馆内的“亲子乐园”。

“记者帮”注意到,在书架处张贴有醒目的“请保持安静”“请家长看管好自己的小孩”等标语,但这些告示牌几乎形同虚设,没有人在意遵守。绘本馆入口处,有志愿者举着“静”字提示牌提示馆内读者,同样收效甚微。

绘本馆内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帮”直言,由于馆内孩子的年龄较小,大部分在幼儿园左右,甚至还有婴儿,吵闹是很平常的事,“我们每天都会提醒很多次,尽到我们的职责,但如果孩子依然很吵,我们也不能赶走他们。”该工作人员建议,如果需要安静的环境看书自习,可以到南楼的三四层或北楼成人区,噪声会小很多。

“记者帮”在图书馆内各处用分贝测试软件测量,发现包括绘本馆在内的多处噪声平均超过60分贝,在一楼大厅处测得噪声平均68分贝,最大82分贝。《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中的推荐性条款规定,包括图书馆内的场所噪声宜小于55分贝(A计权)。

成人自习区环境较好

相比于南楼许多未成年人看书活动,图书馆北楼多是成人自习区,环境相对安静许多,但“记者帮”发现北楼同样存在小孩席地打游戏、吃零食,成人在阅读长椅上睡觉等不文明行为。

由于图书馆建筑内部中空,没有任何隔音效果,来自大厅和南楼的噪音不断回荡在图书馆内。“记者帮”实测发现,即便在北楼四层的高度,依然可以清晰听到楼下的吵闹声不断传来,只有到北楼更高的楼层噪音才有所减小,读者可以得到较为安静的看书学习环境。

在北楼三层,一名高中生志愿者告诉“记者帮”,从她自己感受来说,这里的环境“挺吵的,不像图书馆”。她之前也在网上看到不少帖子称广州图书馆很吵闹,“我觉得这里是没法安心自习的”。

来自海珠区的陈先生几乎每个月都会到广州图书馆看书,他认为图书馆的大厅内确实是很吵,但是如果在北楼五层以上,里面的音量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他每次都会去北楼的高层看书。

陈先生建议,馆方的监管措施可以更严格些,加强巡视,及时制止大声喧哗的人员。陈先生还认为,馆方应该减少接待研学团等团体进馆参观,“这里是图书馆,不是旅游景点”。

馆方回应:人流量大无法面面俱到

“记者帮”查询广州图书馆官网,在《广州图书馆文明读者公约》中写明读者须“保持安静,不追逐打闹、高声喧哗”。《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图书馆内不得有追逐打闹、高声喧哗等干扰、影响其他用户的行为。

7月29日下午,“记者帮”就此事致电广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姜女士表示,广州图书馆平日的人流量就非常大。广州图书馆官网介绍,该馆日均接待公众访问2.7万人次、外借文献3.7万册次,创造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纪录,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

“在目前这种超大人流量的情况下,我们很难面面俱到。”姜女士称,馆方已经尽量安排人员举牌提示,并不断巡查制止大声喧哗等行为,但人手毕竟有限,难以全部顾及。

姜女士告诉“记者帮”,虽然小朋友确实存在吵闹的行为,但图书馆不可能一刀切禁止所有孩子入馆,只能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制止,而且馆员并没有执法权,无法采取强制措施,多以劝导为主。对于读者反映的建筑不隔音问题,姜女士称这个问题已经无法改变,还是需要靠多募集志愿者,加强巡视以维护秩序。

姜女士建议,如果读者确实需要安静的空间,可到负一楼的自习室以及北楼高层区域看书自习。“我们会尽力做好不同读者需求的平衡,为大家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姜女士说。

文、图丨记者 王隽杰
视频丨记者 王隽杰 罗清峣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