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

暑假到了,许多孩子像脱缰野马,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饮食不规律。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建议:可以遵循“顺时养生”原则,结合儿童“心肝易旺、肺脾肾常虚”的生理特点,进行渐进式干预。通过系统性作息管理,既能够预防“暑期综合征”,也能为新学期储备充足的精气神。

对熬夜进行渐进式干预

如何对儿童熬夜进行渐进式干预?张忠德(人称德叔)介绍,睡眠时间管理方面,可以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提前15分钟入睡,逐渐将入睡时间调整在22点前最好。这个时候三焦经当令,有助于肝胆气血调和。

睡前一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不要玩电子设备,可以采取亲子共读、一起听音乐,或者一起用热水泡脚。早上6到7点钟可以把窗帘稍稍打开一点,让阳光来代替强制叫醒。白天小孩子的精力很旺盛,要保证他充足“放电”,释放能量,但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打球、游泳、跑步、散步等。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量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减少夜间亢奋。

“很多家长会让小孩睡午觉,从3点钟睡到5点钟,我们不建议!”德叔特别提醒针对午睡的管理,“午睡不是越久越好,很多家长让孩子睡3、4小时,时间太长不仅可能引起睡醒后的精神萎靡,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建议3到6岁的幼儿,午睡控制在1-1.5小时间,7岁以上儿童控制在4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养护儿童心阳。

儿童睡不好,3个食疗方送上

德叔提醒,晚餐时间不要晚于晚上7点。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晚餐吃得太饱或太晚,就容易睡不好。如果晚餐吃得太多了,可以用山楂10克、乌梅5克煮水喝帮助消化,来达到安神的效果。睡前可以按揉涌泉穴或神门穴各3分钟,来调和心肾。

对于入睡困难的儿童,可以喝一杯暖暖的温牛奶。如果平时就容易胃胀、大便稀、不成形,可以加生姜5克,煮沸后再喝;如果平时睡眠质量就不好,脾气比较大,大便比较干结的,可以用莲子10克、麦冬5克煮水代茶喝,来平息心肝之火。

文 | 记者 林清清
图 | 中国网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