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多地暴雨不断,且未来几天强降雨天气仍将持续。皮肤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潮湿、污水浸泡的环境是多种皮肤疾病的“温床”!做好皮肤防护,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一环。一旦涉水,请记住三个字:“冲”“涂”“穿”!

为什么暴雨天皮肤容易“受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齐庆表示,街道积水往往混有生活污水、垃圾、化学物质甚至病原体,长时间浸泡或接触,皮肤屏障极易受损。同时,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皮肤难以正常“呼吸”,加上衣物鞋袜潮湿,为细菌、真菌滋生提供了绝佳条件。雨水冲刷、污水刺激、摩擦也可能导致皮肤表层保护层破坏。

因此,正处于暴雨季,大雨蹚水后,脚部尤其是脚趾缝皮肤发白、变软、起皱、肿胀、瘙痒、疼痛,甚至破溃、渗液,严重时可能继发感染,还有可能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

齐庆提醒,一旦涉水,请记住三字口诀:“冲”“涂”“穿”!

“冲”:尽快用大量清洁的自来水彻底冲洗接触污水的皮肤,特别是双脚、小腿。如有条件,淋浴最佳。

“涂”: 冲洗擦干后,在浸渍部位薄薄涂抹一层具有隔离和修复作用的药膏,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或抗真菌药膏。

“穿”: 务必换上清洁、干燥的鞋袜和衣物! 湿鞋袜是滋生真菌和细菌的“培养皿”。

专家指出,保持清洁、保持干燥、及时处理、科学应对,是预防暴雨相关皮肤疾病的关键。

雨季日常防护这样做:

1. 物理防护:升级涉水装备,如穿高筒防水雨靴,这是最有效的物理隔绝方式;扎紧裤脚,减少污水与皮肤接触面积。

2. 及时清洁:接触污水后及时清洁,洗澡、洗手、洗脚后,务必用干净毛巾彻底擦干全身皮肤皱褶处。

3. 处理伤口:任何皮肤破损都要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覆盖无菌纱布;如伤口较大、较深、污染严重或被生锈物品划伤,务必及时就医。

4. 关注原有皮肤病:有足癣、湿疹等病史的患者更需加强防护,保持患处干燥,遵医嘱用药,防止复发或加重。

文、视频|记者 朱嘉乐
实习生 赖欣怡
通讯员 王穗子 许咏怡
图|视觉中国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