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搭台,非遗唱戏。链接产业,铸就品牌。
8月2日晚,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活动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服装服饰非遗工作站(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承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
活动设立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时尚之夜、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创意展、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及品牌活动发布会等子活动,通过“一秀一展一会”,全方位多角度推进非遗品牌的展示体验、交流合作和价值转化。
超过150个品类非遗项目、多个非遗时尚品牌集中展示,让非遗可赏、可尝、可玩、可学、可购。同时本次活动引入产业资源,与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对接,推动非遗品牌培育和孵化。
案例发布,探索非遗品牌化战略
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及品牌活动发布会上,18项“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正式发布。活动现场为相关创新案例举行了颁奖仪式。
本次发布的18项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聚焦非遗助力人文湾区建设、非遗服务“百千万工程”、非遗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方面。这些案例总结非遗保护经验、探索非遗品牌化战略与创新传播路径,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灵魂,推动非遗与文旅、科技、时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活动现场,澳门大三巴哪吒庙值理会代表分享了《世遗+非遗:澳门哪吒信俗的传承实践》案例,深入探讨非遗如何作为情感纽带与文化基因,促进湾区内文化记忆共享、艺术表达互动与城市人文气质塑造。
广东醒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龙狮协会会长赵伟斌分享了《广清联合,醒狮带动山乡经济大发展》案例,探讨非遗技艺如何为县域强、镇域兴、乡村美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内生动能。
赵伟斌说:“我们将着力扩大市场,提升醒狮文化品牌影响力;打造集生产、非遗体验、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特色文旅项目;探索数字化手段在非遗传播、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打造‘非遗醒狮+乡村振兴’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贡献醒狮力量。”
广州酒家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苏鸿飞介绍了《从“非遗力”到“市场力”:广州酒家的文商旅跨界融合之路》案例,讲述如何将非遗转化为高吸引力文旅产品,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驱动产业价值链延伸与消费增长。
此外,广东省多场重大非遗品牌活动,如“2025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梅’好时光 客韵流芳”202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交流活动等也同场发布。其中,2026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将在茂名举行。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新浪微博还联合发布“广东非遗传薪者计划”,聚焦系统性赋能岭南非遗传承人,搭建“个人账号孵化+市场通路”模式,孵化传承人社交媒体阵地,精准对接市场资源,激活千年技艺的时代活力。
时尚与传统交相辉映
发布会结束后,一场超酷的非遗时尚大秀“炸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时尚之夜活动上,现代时装秀与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游艺等非遗项目深度融合,时尚气息与传统底蕴交相辉映,一场绚丽多彩的非遗项目展演让在场观众直呼过瘾。
光影流转间,广绣、瑶绣、钉金绣、潮汕钩花、香云纱、墩头蓝、植物染等非遗技艺通过服饰这一载体,诠释中式美学。
与此同时,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创意展开幕。
展览以五行相生相济的循环之道为隐喻,巧妙诠释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是文化同根、产业互补、生态共荣的大湾区共同体。通过非遗蕴含的生活智慧、传承革新与当代传播,展现“传统基因的当代转化”与“东方美学的开放对话”。
文、视频|记者 周欣怡 李娇娇 蔡嘉鸿 实习生 詹雯莉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记者 蔡嘉鸿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