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预计8月10日-11日,广东省中北部高温健康风险持续,极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粤北和珠三角中北部市县。
7月25日,广东省首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标志着广东省高温防护体系从“物理防御”迈入“健康安全”新阶段。有市民可能会疑问: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高温预警的区别在哪呢?广东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解答。
高温预警
提示天气有多热
大众熟知的“高温预警”(比如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主要是看温度有多高,以日最高气温为判定核心,主要提醒我们外面物理环境很热,要注意防晒、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但对身体的“真实伤害”的提示意义有限。
例如某地某日气温达34℃(未达高温标准),但当天可能特别闷热潮湿(湿度大),或者空气不好(污染物多),结果很多人感觉特别难受,中暑送医的人却猛增。这说明光看温度数字,不能完全反映高温对健康的真实危害。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提示气温高的健康效应
广东省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不只关心温度计上的数字,更关心高温天里,你我的健康会不会出问题?有多大风险?
广东疾控专家指出,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通过分析多年气象站点数据,结合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死因数据,综合考虑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物浓度等多种环境因素,把天气与健康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2.将高温对健康的危害风险分为5级风险(无、低、中、高、极高),后3级面向公众发布。
3.特别关心脆弱人群。对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系统慢性疾病患者等易感群体,单独构建风险分级模型,提供针对性更强的预警信息。
4.预报更精准。精确到全省1km×1km的网格,防护指导直达社区、村镇等基层单元,还能提前5-7日进行预报。
重视健康威胁,平安过夏天
当您看到“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特别是中、高、极高等级时,请务必高度重视,认识到高温带来的真实健康威胁(如中暑、诱发疾病)。
1. 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开最热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若必须外出,务必做好防护(戴遮阳帽、太阳镜,穿浅色透气衣物,涂防晒霜)。
2. 科学补水,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注意清淡饮食和充足休息。
3. 65岁以上老人、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孕妇、婴幼儿、户外工作者等要格外小心,非必要不外出,居家注意通风降温,按医嘱服药。邻里之间请多关心独居老人等。
4. 特别留意身体信号,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大汗、心跳快、体温升高等中暑症状,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设法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并尽快拨打120求助。
文|记者 朱嘉乐 通讯员 粤疾控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