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之畔,盛夏广州奔涌的不仅是热浪,更有ACG(动画、漫画、游戏)二次元文化与消费交融的蓬勃活力。从琶洲会展核心区到越秀、荔湾、天河等主要商圈,身着各类动漫、游戏角色服饰的年轻coser(角色扮演者)络绎不绝,成为城市一道独特风景线。
伴随“羊城消费新八景”之“次元站·赛博广州”IP在暑期全面上线,广州会展业与核心商圈携手知名ACG IP,双向赋能,释放强劲吸引力,推动会展经济与城市消费深度融合。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
展会引力场
52万平米展区汇聚84万人次
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场馆举办大型ACG展会11场,合计展览面积52万平方米,接待来自国内外观众达84万人次。一张张会展门票带动了“票根经济”蓬勃发展,有效激发了商旅文融合消费活力,动漫星城、地王广场、正佳广场、时尚天河、北京路天河城、永庆坊、星光之潮领地等一批特色二次元消费集市加速形成。
暑期档尤为亮眼:华南地区最大二次元盛会——第36届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广州站首次售票即吸引150万人在线抢购,最终28.8万人次到场体验;8月9日-10日,库洛游戏首届嘉年华“KUROFEST”吸引超万名玩家齐聚,其中近半数为跨省专程赴穗,创下该品牌线下参与纪录。
“选择在广州办首届万人级库洛狂欢嘉年华,正是看中这座城市的独特优势。”库洛游戏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说,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城市,会展基建成熟、服务保障全面。更深层的优势在于城市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以及年轻消费基础,活动现场上政府部门发放了近五万张专场消费券,进一步激活二次元群体的消费潜力。
大型展会也正在强力辐射商圈。第三届正佳星球动漫狂欢节、香港迪士尼20周年广州主题展、《光·遇》六周年盛典等轮番登场,吸引大量客流。其中,《光·遇》盛典开幕日广州塔广场单日接待量达14.8万人次;北京路“喜羊羊与灰太狼”、天河路“哆啦A梦”、天环广场LABUBU、正佳Chiikawa、黄埔大悦汇“猪猪侠”等IP主题快闪活动遍地开花,广州被圈内誉为国内二次元活动“顶流”城市。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广州共举办各类规模漫展活动近130场次。高密度、高人气的IP主题活动已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全消费层级的“二次元矩阵”。以漫展为核心的展会场景有效集聚人流,并与商圈深度联动,形成“展店一体”的消费闭环。
消费转化器
同人创作、衍生品热卖超千万
记者在调研中看到,二次元展会的能量正在持续向消费端转化。
广州同人展汇集超7000个原创同人IP及衍生创作,与头部IP“无期迷途”合作首发引发抢购热潮。展会携手广州文化金融中心设立文旅联动展区,推动“展会流量”向“多元增量”转变,形成“展+商+旅”融合消费新生态。
萤火虫动漫展不仅孵化出UPW游戏电玩展、WonderHobby模玩展等子品牌,更推动动漫与“英雄联盟手游艾欧尼亚杯”等知名游戏IP跨界融合。单场展会吸引超243个IP及文创品牌参展,周边衍生品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
正佳广场推出“一人一票”活动,游客凭专属“船票”即可解锁涵盖餐饮、零售及主题乐园的消费券包,打造“动漫+消费”融合样本。
从昔日“地下”的小众亚文化到如今“地上”的消费新势力,以漫展为代表的行业活动正有效带动文旅、零售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广州文化消费扩容提质的新引擎。
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了解到,为提升服务效能,广州市商务局联合支付宝创新打造“会展+消费”数字平台——广州会展专区。赴穗参展观众可通过支付宝搜索“广州会展”,便捷获取全年展会信息,并享受专属的出行、娱乐、美食、住宿等优惠服务。
政策新引擎
加速培育动漫游戏产业之都
根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数据,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21年的近4.6亿增长至2024年的5.03亿人,其中“Z世代”每年来动漫及周边商品人均支出超3000元,逾3亿用户可带动市场体量近万亿。
近年来,广州在政府层面也在加强顶层设计,借助深厚的动漫产业基础、创新活跃的商业环境等有利条件,出台产业相关的政策规划和支持措施,加力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其中,《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支持围绕游戏、电竞、动漫、影视、演出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IP”,“培育动漫、手游、潮玩、艺术、智能产品、定制服务等领域新型消费类展会”。
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广州游戏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总营收约1406.67亿元,同比增长约10.5%,占据行业全国营收的43.17%。据了解,《广州市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包括游戏、动漫等在内的展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其中对新引进的展会,以三年(届)为培育期,每年(届)最高奖励300万元;对非培育期扩大规模的展会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以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保障消费型展会提质升级,联动商圈、文旅、电商等多元场景,鼓励支持更多ACG知名IP落地,持续放大展会辐射带动效应,推动ACG产业与广州会展、城市消费的深度融合。
文 、图|记者 孙绮曼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