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广州市教育局明确:鼓励探索中小学春秋假,于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开学在即,记者调查发现,全市响应春秋假的学校寥寥,大部分学校仍在观望。

事实上,广州市层面并未就春秋假出台专门的政策性文件。此前,广州市教育局在6月27日发布的“2025学年校历”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关安排需于当学期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需上报备案的是区一级关于春秋假的工作安排,并非由各个学校单独上报,“距离秋季学期开学尚有时间,暂未收到各区的春秋假安排方案”。

今年3月,广州市玉岩中学成为全市首家放春假的学校,310名初一学生放了5天春假。目前该中学已形成相关经验,诸如事前充分与家长沟通,由家长代表研究选择旅行社,出发前做好预案,出发后每晚查房、确保学生不私自外出等。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珠玉在前,加上区教育局的支持,黄埔区内有广州实验中学、玉泉学校等多所中学积极响应春秋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李大鹏介绍,学校已在上学期放过春假,计划在国庆节后放秋假,将组织七、八年级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小学生不出广州市,计划在市内安排。因各种原因不去的孩子可以回校自习,学校提供兜底保障,有老师负责看管”。

其他区的学校则鲜有相关计划。海珠实验小学将于10月底左右放秋假、为期5天,在市内进行研学。校长陈健介绍,不同年级安排不同,如一、二年级学生将了解现代广州风光、美食等,五、六年级学生则结合学科知识,畅想设计未来广州图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江苏、广东等12个省份的逾千所学校明确放春秋假。今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多个城区发布春假时间安排,与五一假期一起连放9天;8月9日,佛山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新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秋假3天、春假2天。

学生/家长

学生双手赞成,家长有赞有弹

快中考了,考高中我只考有春秋假的学校。

——初三学生江同学

跟班上的好朋友一起去游学,想想就会是很开心、难忘的经历,很期待。

——初一学生陈同学

举双手双脚赞同。更愿意“春秋假”期间休假带娃旅行,错开寒暑假的人海。

——家长胡女士

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刚开学一个月收心学习,又放春秋假,心又散了。另外,孩子放假、家长不放假,怎么办?

——家长林女士

学校

想体验山川湖海,又担心师生安全

寒暑假不是热就是冷,天气不好、客流扎堆、价格昂贵。春秋假,春天感受万物复苏、秋天享受秋高气爽。在最好的季节与家人、朋友去旅行,感受美景、亲情、友情,去体验一场山川湖海中的成长。

——广州市玉岩中学党委书记印贤文

放几天?去哪里?师生安全怎么保障?费用怎么收,会不会有违规风险?家长意见如何?都需要考量。今年暂不考虑,先看看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明确政策,也观望一下其他学校怎么做。

——广州某中学校长

专家

广州应有勇气更进一步

春秋假的本质是研学。华师附中高二学生到清远学农一周,已经坚持35年。至今,很多学生都认为那影响了自己一辈子,可见影响深远。

广州明确春秋假是个进步,还应有配套政策,评价体系要跟上,没评价就难落地。甚至可以进一步规定(设置)研学周,不同年级、不同路线、不同主题,少则3天、多则5天,广州应有勇气做这样的规定。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

推行春秋假,有两大核心问题待解。第一,要让家长、学校意识到春秋假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扭转基础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春秋假并不会过多挤占学习时间。第二,要解决“孩子放假,父母不放假”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统筹安排中小学春秋假,同步推进有子女的职工在此期间自主安排带薪休假,可作为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举措之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部门

必要时推动出台,相应指引措施

广州对于中小学设置春秋假持审慎和开放的态度,不搞“一刀切”,支持各区、各学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春秋假的设置不仅仅是调整校历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协同配合。例如,家长的监护安排、我国现行的劳动休假制度、家校共育的理念落实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环境等,都需要综合考量。

我们理解,学校在考虑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校外活动收费管理、学生假期安全保障等具体问题。对于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将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探索情况,积极研究,并在必要时推动出台相应的配套指引或措施,确保任何假期安排都安全、有序、有益于学生成长。

——广州市教育局

文 | 记者 蒋隽

海报 | 蔡红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