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民族医药又添新力量!8月20日-21日,由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横琴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民族医药开发合作联盟大会暨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顺利召开。
会上,举行了新入盟单位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会泽三乌产业研究院、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西藏藏医药大学等10家单位有关负责人正式签约加入联盟。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首席科学家、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横琴实验室主任刘良表示,过去一年,联盟聚焦民族医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市场需求,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共建会泽三乌产业研究院、开展川牛膝药材等ISO国际标准制定项目,还设立了开放课题,资助民族医药研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赋能是民族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正深刻改变着医药研发的范式。”刘良说,将进一步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民族医药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中秋表示,在横琴实验室的高效组织下,联盟始终秉持“传承、创新、共享、发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扎实成果。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珠海医院院长陈前军表示,广东省中医院作为横琴实验室主要参建单位,从全国首个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落地、中医垂直领域大模型建设到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持续推进,一直为其给予着全力支持。未来还将继续整合临床、科研、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民族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多位专家进行了民族医药主旨报告,在民族医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见解。随后,横琴实验室副主任周华教授主持以“民族医药合作开发战略”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建立民族医药资源信息库意义重大,它将为民族医药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助力更高效地挖掘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珍贵资源,推动民族医药现代化发展进程。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广中宣
图|通讯员提供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