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像是又打了一个胜仗!”2025年8月15日,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这天,戴上新造的义齿,105岁高龄、86年党龄的李岗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院”)口腔科的治疗床上感慨。他的声音比佩戴假牙前清晰了许多。
“补好牙,我能继续讲好历史。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继续向上,接过我们的班!”李岗开心地笑着,对一旁的记者说。
一位特殊的老人家,一场高效的“口腔保卫战”
2025年8月初,广中医一院口腔科诊室,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家。
一身简朴干净的素色衣服,戴一顶棕色呢子鸭舌帽,这位105岁名叫李岗的老人家,要求全口牙修复,做一口活动义齿。因为百岁高龄,治疗过程风险较大,李岗去了好几家医院都碰壁,但他执着地又寻来了这里。
这位特殊的老人引起了口腔科主任景向东的注意。
原来,李岗老人是一位有着86年党龄的老战士,是仲恺农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前身)的离休老校长。今年要接受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的采访,讲述他所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历史留下珍贵口述资料。
虽然几个月前中过一次风,但李岗身体依然硬朗。但就在几周前,他的上颚假牙忽然出现问题,时常掉下来,导致采访时常不得已被中断。为讲好历史,李岗决定打赢这场“口腔保卫战”。
“他很坚强乐观。”景向东对羊城晚报记者说,“看到老英雄,我们全科上下肃然起敬。他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说明他生理与心理的强大!这也是他长寿的根基。我们想为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排忧解难。”
“我们能做!2017年,我们科就为当时101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做过全口义齿。”李岗的主管医生刘俊君告诉记者。“而且李岗老人的心电图等检查情况良好。”
医院团队高效协作,治疗非常成功。装上新义齿的第二天,李岗就继续执行他的“历史任务”,到电视台录制口述历史。“很顺利,义齿没有再松动脱落,他也越来越适应新义齿,说话、进食都很顺利,还吃了一些牛肉。”录制结束后,李岗的女儿李颂华就欣喜地告诉记者。
一本“活字典”,开讲与羊晚的一段缘
得知记者来自羊城晚报,刚装好义齿、正在不断适应的李岗,立刻精神抖擞起来。
“《羊城晚报》好!你们创刊早期的副总编辑方亢是我广西大学的同学!当年我跟他一起被敌人抓进监牢,历尽九死一生,又一起被营救出来。”谈到往事,李岗的眼里闪着光,“老方担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期间,经常与我交流。后来老方去西藏,任《西藏日报》副总编辑,还与我交流文章与心得。”
为什么要坚持讲述历史?“知苦才知乐。过去我们曾碰到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克服了,我们坚信一定会胜利!”对于记者的提问,李岗说:“我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前进。逆境也是考验党性的时候。”
其实,早在2021年,《光明日报》就刊登过李岗的故事。作为一位老党员,他曾被捕入狱十个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严守党的秘密。他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不同时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持续奋斗。
当年,李岗就读的梅州兴宁一中被日本的飞机炸毁。在几间祠堂勉强搭起的临时学校里,李岗接触到了共产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员。1939年,年仅19岁的李岗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为了更快投身建设,李岗舍弃了自己喜欢的文史,改学农业。1955年,他舍弃广州的安定生活,到当时尚是荒山野岭的英德黄坡,参与垦荒建场。
一沓捐款记录,默默托举年轻人
作为一名老战士,李岗总感觉自己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多年来,他生活简朴,住着没有电梯的旧宿舍,把分电梯房的机会让给同事。他离休后,自2003年起至今,每月固定从退休金中拿出500元,捐款帮助贫困学生。
“家父的一些捐款,也是妹妹在清理家里物件时,发现不少扶贫的汇款单,我们才陆续得知。例如家父有段时间定期给甘肃渭源县的民办老师捐款。”李颂华告诉记者。加上一些不定期捐款,至今他已累计捐款超20万元。
历史行进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李岗老人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一生为党、终身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用医疗专业与人文温度接续守护。”广中医一院副院长黄绍刚说,30年前医院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如今免费为李岗老战士治疗,医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进行这种正能量帮扶。“我们期待这份温暖能持续传递。”
文、图|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王雯燕 通讯员 方熙茹 刘苡婷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