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岭隧道是广湛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关键控制性工程,由广东省铁投集团所属广湛铁路公司投资建设。公岭隧道目前已全面贯通,隧道长达10.99公里,最大埋深636米,为单洞双线隧道,分进口、出口、1号斜井、2号斜井四个工区共同掘进施工。
自项目动工以来,项目团队引进隧道施工环境冷却降温设备、多功能地质钻机、三臂凿岩台车等隧道成套化专业机械设备,形成了以机械化为基础,以智能化为主导的精细化施工作业系统。掘进施工期间,广湛铁路公司组织参建单位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爆破前后掌子面进行测量检查,结合混凝土消耗、动态调整爆破预留量。同时,依托该技术同步对喷射混凝土回弹量进行检验,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现场作业人员坚持“早预报、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盯控安全风险隐患,实现了隧道建设安全“零事故”。
公岭隧道所在区域为中山地貌,地势险峻,地表起伏较大,洞身穿越地下水发育且集中段、构造破碎带以及高地热、极高地应力和微瓦斯区域,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高。
施工初期,隧道口覆土薄易发生沉降,地质破碎易出现掉块,且全隧涌水量最大可达到每天3.3万立方米。广湛公司组织参建方积极克服困难,及时排水,严格做好微瓦斯监测、通风排烟,确保质量和安全。同时采用全自动防水板台车、全自动端头可视化二衬台车、全自动水沟电缆槽模板等自动化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资源成本。
广湛公司积极组织参建单位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公岭隧道钢筋加工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的工艺。
钢筋自动切段、焊接成网片,无缝钢管自动割孔、锻造成型……在第五标段钢筋加工场,占地6000平方米的车间内机器声隆隆,相比传统钢筋场,这里并没有很多工人,先进的数控小导管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滚焊机、数控连接板生产线、钢筋数控调直切断机等设备一应俱全。
目前,广湛高铁全线桥梁、隧道、路基、铺轨已全部完成,新兴至湛江段已开启联调联试,广州至新兴段正在开展静态验收,全体参建单位正锚定年底具备开通条件全力冲刺。
文、图、视频 | 严锦程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