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收盘报1476元,再次反超寒武纪—U的1448元股价,重夺A股第一高价股的“宝座”。回溯此前两个交易日,寒武纪股价节节攀升,一度突破1500元/股,更短暂登顶A股股王。目前,两只股票的价差维持在百元以内,这场新旧股王之争的精彩博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演。
长期以来,贵州茅台以其品牌稀缺性、高达91%的毛利率和稳定的现金流,成为价值投资的典范。茅台股价长期稳居A股榜首,背后是机构投资者对“确定性”的追逐——每年可预测的营收增长、持续稳定的分红,构成了传统产业的投资锚点。
然而,寒武纪的崛起成为新的风口。这家成立仅9年的科技企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暴增4347.82%,净利润从去年末的亏损4.52亿元逆转为今年上半年盈利10.3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正至9.11亿元,高盛最新报告将其目标价从1835元上调至2104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市场共有397只公募基金扎堆持有寒武纪—U,机构投资者正以更高溢价为优质企业的成长性“买单”,以“真金白银”拥抱科技创新。
在本轮行情的演进中,投资者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此。当“股王”桂冠从代表传统消费的白酒龙头转向代表科技创新的AI芯片新锐,AI大模型、芯片、算力、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正逐渐代替传统产业,走向资本市场舞台中央,这场资本市场的“王者之争”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变革的生动注脚。
这种转变的深层动力源于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切换。茅台的鼎盛反映着传统消费和传统产业的发展,而寒武纪的崛起则植根于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的全新发展阶段。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政策,广东连续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政策东风与资本支持、技术创新形成合力,为以寒武纪为代表的新经济拓宽发展新空间。日前,电子行业总市值超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业,成为A股市场第一大行业,正是这一经济结构转型的有力映照。
寒武纪并非孤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制造业经营状况边际改善,营收、净利同比增速为4.73%、7.75%,光模块、PCB行业订单量保持高位,光模块上市公司净利润翻倍、PCB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近50%,这些新兴产业共同构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其中,作为“世界工厂”的广东,其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也诞生了多家和寒武纪一样“吸金”十足的热股牛股,从背靠英伟达的“PCB隐形冠军”胜宏科技到刚刚完成融资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底气参与全球高端产业链竞争,助力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创新强省”跃迁。
当然,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当前寒武纪554.87倍的TTM市盈率远超茅台,成长股的高预期与高风险并存。AI芯片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全球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才能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中孕育着新质生产力的生长活力。当政策东风开始吹向硬科技,当资本开始为技术突破支付溢价,优质企业将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新经济产业便打开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文 |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莫谨榕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