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始兴县两车相撞,三轮摩托车被撞翻,现场燃起熊熊大火。危机时刻,韶关市沈所镇农业办主任钟威挺身而出,冲入火海5秒钟,徒手掰门,连拖带拽将被困男子转移,在熊熊烈火中托起生的希望。网友纷纷点赞:“他是用生命救人,英雄!”
9月16日上午,全省见义勇为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钟威现场回顾了火海救人背后的故事。
徒手掰门,火海救人
“我是韶关始兴县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钟威。”在采访中,钟威这样介绍自己。这位1989年出生的青年干部,虽自谦“普通”,却在危急关头做出了不普通的英勇义举。
时间回到5月1日上午9时40分,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永安大道路段一公交车站附近,一场意外交通事故突然发生——一辆白色小型轿车与一辆蓝色三轮摩托车猛烈相撞,三轮摩托车瞬间侧翻,随即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驾驶员被困无法动弹,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我恰好路过,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看到驾驶员昏迷,被困在起火的车里,我没多想,就一个念头,把他救出来。”钟威回忆道。
熊熊烈火、三轮车后半段被大火覆盖、驾驶室被浓烟吞噬、猛烈撞击导致车门变形、司机陷入昏迷……眼前的情景可谓险象环生,救人谈何容易。但钟威没有退缩,立即冲到车旁,利用工作中积累的应急知识实施救援。
“第一次尝试救人没有成功,还突然传来两声爆燃声,大火一下子把我逼退了。”但钟威没有放弃,短暂观察火势后,他判定还有救援机会,再次顶着烈焰,冒险贴近变形的车辆。
“我判断火势尚未完全失控,暂时没有继续爆燃的倾向,而且驾驶室马上就要被火焰包围,救人的时间不多了。”钟威咬着牙,再次弯下腰,从车前挡风玻璃处拼尽全力徒手掰车门,硬生生掰出一条生命通道,将昏迷的驾驶员拖拽出来,转移至安全区域。此刻,钟威电子手表显示的心率已经飙升到了150次/分钟。
就在伤者被救出后的三十秒内,事故车辆接连发生三次爆燃,好在被困者已脱险。成功救人后,钟威见120救护人员赶到,便默默离开了现场。
基层历练,善良底色
钟威的事迹被报道后,引发广泛赞誉。网友纷纷表示:“火海中徒手救人,是真正的英雄!”“他是用生命去救人,令人敬佩!”
“为什么会冲上去救人?”这成为事后最常被问起的问题。
他的回答朴实而真挚:“当时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他坦言,自己曾与其他见义勇为者交流,比如沥心沙大桥断裂的救人英雄黄福林,发现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想那么多,只是出于本能,努力去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
钟威的这份善良,源自本能,更源自深厚的家庭熏陶。钟威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是退伍军人、老党员,常常教育他要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
不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日常工作中,钟威也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基层干部。同事评价他“遇事从不退缩”。巡护河堤、跑到田间学习、为村民们讲解政策、为农户的种地补贴奔走……这些都是他工作的常态。
“经历了基层的历练,我更有勇气去救人。”钟威说,日常接受的应急培训,也让他“有知识、有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
在钟威看来,自己的选择也与岭南文化中流淌的侠义精神密不可分。“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黄花岗起义,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就是我们内化的文化基因。”他笑着说,每个广东人小时候可能都有一个侠客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佛山无影脚,一切为民好。
谈及“敢救”背后,钟威还提到了广东完善的制度保障。“大家常说广东人‘精明’,我觉得这份‘精明’体现在机制的完善和制度的保障上。”
他介绍,各级政府会定期组织开展社区应急培训,“会救、敢救、善救”已成为公民素养;省里还修订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设立基金会加大保障力度,央企、国企、民企纷纷出资助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各级各单位大力宣传见义勇为事迹,对见义勇为英雄既有精神奖励,又有物质奖励,让好人有好报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钟威的义举,也获得官方肯定:5月3日,始兴县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拟确认钟威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示;7月21日,他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如今回想起来,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国家和社会却给了我无上的荣誉。”钟威表示,“我一定会珍惜殊荣,再接再厉,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继续多帮助人、多做善事,为见义勇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周聪 周巍
文 |郭思琦
拍摄|王子桐
剪辑|王炯勋
包装|麦宇恒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