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珠海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新闻发布会在珠海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透露,珠海市以“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为理念,创新打造“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专业支撑、校家社联动”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协同育人体系,相关做法获全国政协委员视察报告5次提及,经验被《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

全市40个指导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

作为2024年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珠海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获市政府高位部署,通过出台《珠海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构建起“1+1+2+N”协同育人机制——以市政府统筹、市教育局牵头为核心,学校主体与社区参与为支撑,公检法司、卫健、妇联等N个主体广泛参与。

珠海市政府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设立财政专项经费,在全市各镇街实现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全覆盖。服务中心明确中心三大主责:即开展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活动、为特别关爱家庭提供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深度融合共促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中心实体化落地、规范化运行。

据悉,截至目前,依托全市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已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920场,服务34.2万人次。开发覆盖全龄段的普适性家庭教育课程“香山父母课堂”,着力破解青少年学习与成长、手机使用管理、心理健康、同伴关系等现实问题,拟于近日通过“珠海特区教育”微信公众号上线。鼓励各区各校结合工作实际,联动区域育人资源,打造特色育人品牌。聚焦特别关爱家庭,梳理形成工作台账,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小组,制定个性化指导服务方案,截至目前,为1000余个特别关爱家庭开展针对性帮扶1500余次。

多元协同发力织密全维度育人网络

发布会上,多部门披露的协同育人实践亮点纷呈,形成了“实践+医教+体教+家校+警校+社教”的多元发力格局。

在实践育人方面,探索开门办思政课,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2024年以来,创新开展“香山大思政”活动,广泛邀请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大国工匠等各行业优秀人士到全市大中小学讲思政课272场,辐射师生19万人;深化校地合作,组织学生到港珠澳大桥、珠海太空中心、高新企业、在珠高校等校外育人场所上“行走的思政课”;打造珠海特色“五色缤纷”研学路线,吸引港澳两地师生来珠考察4万人次。

在医教互促方面,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局组建“家—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联盟,选派资深精神科医生兼任试点学校心理健康副校长,深度指导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建立24小时绿色快速就诊通道。加强心理健康监测,建立“一生一案”心理档案。2023年以来,组织高校专家、医院精神科医生及心理教研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入校指导近80场,培训师生近万人。

在体教互融方面,今年3月,市教育局首次印发《珠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将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课表中。大力推进军体拳、武术进校园,习练学生超30万人。举办校园足球联赛,覆盖全市半数中小学校;77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覆盖率居全省第一,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超七成,足球育人成效显著。今年,珠海携手横琴获批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体教融合新标杆。推动48所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对社会开放,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

在家校互动方面,密切家校常态沟通,推动学校全面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2021年起启动“万师进万家”行动,实现实地家访全覆盖。今年7月,出台《珠海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监督与管理的意见》,全面规范家长委员会,推动家校共育回归公益本质。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所在学校率先编制40份校级家庭教育课程方案,已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课程175节,覆盖家长超15万人。

在警校同步方面,近期,市教育局联合公检法司完成新一轮法治副校长聘任工作,聘期3年,共为27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聘任法治副校长519名,按“警官+检察官”“警官+法官”等模式配备2名及以上法治副校长的占比达82%,深度指导学校法治教育和安全治理;联合市检察院在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设立“海贝”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工作室,协助学校解决一批涉未成年人纠纷和问题。探索设立校家社警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覆盖小学、初中、普高、中职各学段学校。

在社教同频方面,推动家庭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线下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活动周、家庭教育进社区等实践活动百余场,近3万人次参与。出版3期“家长锦囊”手册,供全市学校及家庭使用。线上用好“珠海特区教育”微信公众号,截至9月16日,推送家庭教育“热点问答”61期、“家庭教育好榜样”55期;2024年起打造“香山家长公开课”,超百万人次收看。

专业力量加持打造可复制“珠海样板”

珠海通过校地合作引入北京师范大学智力支持,组建53人的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吸纳伍新春、边玉芳等知名教授团队加盟,为40个指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及14名片区实践专家,培训家庭教育骨干超1000人次。

覆盖全龄段的“香山父母课堂”即将上线,已推送的175节家庭教育课程覆盖15万名家长,“香山家长公开课”观看量超百万次。目前,珠海正联合北师大编制《校家社协同育人蓝皮书》,系统总结实践经验。

香洲区作为先行示范区域,已形成“134+N”育人模式,建成23所区级共育基地试点学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其家庭积极心理环境良好率高出全国均值9.5个百分点。

据了解,珠海下一步将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质、人才培养、品牌提升及未成年人健康护航,持续完善具有示范效应的协同育人体系,让科学育人成为社会共识。 

文|何叶舟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