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广师大”)深入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精准锚定广东省战略需求,从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所以来,历经20载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出一套具有技术师范院校特色、贯穿学生发展全过程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孵化出首批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首批全国就业创业示范金课等一系列具有示范效应的成果。学校先后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并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践行“三好”育人理念,夯实职业生涯教育根基
多年来,广师大坚持“做人好、身体好、就业好”的“三好”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引领、身心素质提升和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申博冲百”战略目标引领下,学校将就业质量作为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的核心指标,通过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以就业目标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凝聚育人合力,依托“人才培养供需数据智能分析和监测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供需适配,推动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找到成长坐标,为职业生涯发展夯实根基。
发挥“技术+师范”优势,创建“四阶递进”职业生涯实践教学模式
广师大紧扣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需求,充分发挥“技术+师范”优势,整合职教师资培养联盟等优质平台资源,创新构建“意识唤醒—动力激发—能力提升—就业行动”四阶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分年级、分阶段实施精准赋能:大一唤醒规划意识,大二激发职业动力,大三强化实操能力,大四实现就业转化。通过有效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打通学生从学业到职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岗位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
该模式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技术+师范”已成为广师大毕业生的鲜明标识。如今,学校毕业生足迹不仅遍布全省大部分中职和技工学校,更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普遍成长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并屡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学校不仅培养了大批“懂技术、善教学”的双能型人才,更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师大智慧”。
深耕课程建设,打造立体化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广师大依托职业规划研究所,通过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4门必修课,“职业素养提升”等多门选修课与各专业专创融合课,构建起以“必修课为主体、选修与专创融合课为两翼,活动实践为补充,慕课与数字化平台为支撑”的立体化课程体系。
目前,学校已建成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就业创业金课1门,全国最美慕课1门,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课程5门,主编出版相关教材7部。课程团队将思政教育贯穿全程,精选336个先进典型案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职业理想、社会责任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报国志向、勇担时代使命。为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学校率先推出就业与创业类慕课,覆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访问量近2亿。近三年,学生在“国创大赛”“挑战杯”“职规赛”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500多项、省级奖励1800多项。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砥砺前行,广师大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具有“技术+师范”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新范式。面向未来,广师大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和“双师型”人才培养标杆,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贡献广师大力量。
文|王兵 孙唯
图|学校提供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