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广州南方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隆重举行,该校今年迎来近万名新生,创下招生规模新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汤涛教授讲授“大学第一课”。
“我建议每位学生每天至少将七个小时投入到学科学习当中。”汤涛在开学典礼上表示,希望大家学习之余能和同学、老师们结伴去听场音乐会,去欣赏一次展览,“可以常去学校文创中心忆南轩喝杯咖啡聊聊天,能拥有一项热爱的体育活动,这会是陪伴一生的宝贵财富。”
汤涛在讲话中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理科和工科的教学和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学校正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近期学校新成立了数学与统计学院,同时也正在加强无人机、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学校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与华为、京东、科大讯飞等45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产教融合深度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
相较于研究型大学的专精路径,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宽广的知识视野与人文素养。汤涛提到,中西文明的借鉴与碰撞将推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博雅教育方面,学校创建博雅学院,将中西经典智慧与人文科技浓缩于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跨领域理解力、沟通协作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汤涛表示,国际化教学也是近年来学校坚持的办学元素之一。为此,学校创设“SIC南方国际学院”国际化教育品牌,与全球近二十所高水平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辟面向“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跨文化赋能”的国际人才培养机制。
汤涛说,南方学院老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在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战略下,学校引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也有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等境外名校的老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宽广的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公布的《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汤涛院士、刘文斌教授、杨双华教授与曾铁勇教授等4位学者均上榜,这也充分彰显了学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创新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汤涛将会引领南方学院发展一些特色研究领域,推动创新驱动的研究,以项目研究推动专业发展。
开学典礼现场,汤涛校长提及正在实施的“校园美学计划”,美好的校园环境更有利于人才引育。学校修缮了图书馆、食堂、宿舍,增设了咖啡厅、康体中心等,希望通过艺术与环境的熏陶,提供一个精神休憩与人际互动的空间。
汤涛校长以校训“厚德、真理、忏思、拼搏”提出了对近万名新生的期许。以“怀厚德但不伐其善”,在博雅教育中涵养品格;以“求真理但不执一端”,在多元融通中追求卓越;以“常忏思但不困于心”,在悦纳自我中获得成长;以“敢拼搏但不囿于方”,在创新实践中定义未来。最后,汤涛校长以“涵养品格,追求真知,磨砺心性,勇敢奋斗”表达了他的期望。
文、视频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肖曼婷
图丨学校供图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