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块头有大志气的云浮,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的源泉。云安区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痛点,以“资源整合、服务升级、效能提升”为抓手,从政务服务改革入手,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使“便民、利企、高效”的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集成改革:窗口“瘦身”,服务“提速” 

窗口分散、流程繁琐,办事“多头跑、反复跑”,这是曾经困扰群众的问题。云安区拿出了“集成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案破局。在该区政务服务中心,27个部门的1091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被整合进“综合受理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这样一来,群众办事由“一事跑多窗”向“多事跑一窗”转变,方便多了。改革后,窗口数压减22个、人员减少22人,事项受理率从13.6%提升至69.6%,群众等待时间平均缩短40%。

好服务要有好标准,云安区制定了《一次性告知制度》《综合服务窗口业务流程规范》等文件,明确“能减则减、应简尽简”的原则,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建设。新的标准,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让政务服务真正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该区还依托云浮市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服务模式“线上线下”融合互补,1197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些民生项目,比如开办便利店、动物诊所、食品小作坊等商事服务,“零跑动”成为常态。

精准服务:延时办、帮代办、跨域办,破解“办事难” 

为破解企业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矛盾,云安区实行了延时值班制。在法定工作日,服务中心增设了午休延时服务时段,还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开放服务窗口,满足群众错峰办事的需求。为了帮助企业快速落地,该区组建了专业帮办代办团队,成立重点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开设企业服务专区,提供从招商引资到项目投产的全流程审批代办服务。今年以来,已为中电建等3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显著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云安区的跨区域办事“堵点”也被打通。当前,云安区与佛山市南海区实现了147项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市内通办事项扩展至120多项,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问题。

创新体验:“一件事”服务、全流程监管,提升获得感 

为了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云安区把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服务中心通过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梳理整合了大件运输、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信息变更等44项高频“一件事”,把服务向群众需求转变。在政务大厅,设置了“办不成事”扫码反映窗口,专门解决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和“推诿扯皮”问题,实现诉求反映有渠道、进度有回复、过程有监督。

为了把政务服务的改革红利同步延伸到镇街,云安区以镇安镇、高村镇为试点,加强了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镇的政务服务也进行了一窗受理改革,推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实现群众“小事不出镇”。镇安镇村民办理养老保险认证等事项,如今下楼即可完成,省去了往返城区的奔波。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云安宣

图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