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省佛山粤剧院举行开幕式。本届艺术节以“跨越山海 共向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参加,其主会场设在佛山,并将组织艺术团分组赴深圳、珠海、东莞三市进行巡演,在岭南热土上奏响文明互学互鉴、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

本届艺术节由中国文联主办,广东省文联、佛山市人民政府承办。

山海相约 文明互鉴

各国文化在佛山交汇

开幕当晚,文艺晚会《山海同风》集结来自哥伦比亚、美国、埃及、南非、毛里求斯、格鲁吉亚、塞尔维亚、荷兰、西班牙、英国、菲律宾、斯里兰卡、新西兰等13个国家的艺术团,以及中国粤港澳台联合艺术团和佛山本地艺术团同台献艺,呈现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舞台。

开场表演《风起岭南》,将经典粤剧唱段《琼花焕彩》的悠扬韵律与醒狮威猛灵动的高难度技艺融为一炉。随后,各国民间艺术家轮番登台,竞相献艺。爱尔兰民谣兼具生活气息与浪漫色彩,弗拉门戈舞蹈节奏强烈、情感迸发,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演绎中国民歌《茉莉花》,天籁之音纯净清澈、抚慰人心……为观众们呈献了一台视听盛宴。

主办方中国文联介绍,今年恰逢中国与塞尔维亚建交70周年、与菲律宾建交50周年、与哥伦比亚建交45周年,此次特邀三国艺术团体登台,谱写中外友好新篇章。此外,本届艺术节还有诸多其他亮点,例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格鲁吉亚阿扎尔舞、毛里求斯塞卡舞等“非遗瑰宝”集中亮相;西班牙拉斯罗萨斯青年舞蹈团等“青春力量”为国际艺术交流注入了新生力量。

16日,记者来到各国艺术团排练现场。现场热闹非凡,文化的交融早已在每一次排练和交流中悄然展开,不少外国艺术团成员更是对岭南特色文化十分着迷。南非旅行者艺术团团长佘诗曼·西邦吉勒·莫纳伦现场学习起佛山醒狮的表演手势和步伐,也向来访的媒体朋友们展示起了自己的绝活。毛里求斯塞卡歌舞团团长蒋浩铭(Dr.JJason Boolakee)虽然已经第八次来到佛山,但依然十分激动。“佛山是我们首都路易港的友好城市,但这次是我首次大规模带领毛里求斯的民间艺术造访佛山,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蒋浩铭(Dr.JJason Boolakee)表示,能借助如此盛会在中国传播毛里求斯文化,自己非常高兴。

首次到粤 对话秋色

异域风采将赴多市巡演

据介绍,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大型国际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自1990年创办以来,每三年举办一届。作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繁荣发展各国民间文化艺术,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首次在广东省举办,主会场设在佛山市。主办方中国文联表示,佛山不仅是珠三角腹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更是一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历史文化名城。选择佛山,既能依托其丰厚的岭南文化资源为国际艺术盛宴注入独特的地域魅力,更能通过这座“文化窗口”向世界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使艺术节成为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气派的高水平文化交流平台。

活动期间,艺术节演出、交流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0月16日至19日,佛山主会场将举办开幕式演出、秋色巡游、基层巡演及中外艺术家大联欢等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将与拥有近600年历史的佛山秋色巡游联动,通过“定点展演+巡游互动”的形式,实现国际艺术与佛山非遗的沉浸式对话,让岭南传统民俗、国家级非遗盛事走向世界舞台。佛山也将举办佛山特色民间艺术精品展、石湾陶艺作品展,打造在地艺术装置等系列配套活动,丰富艺术节内容,讲好佛山故事。

同时,10月20日至21日,外国艺术团将分组赴深圳、珠海、东莞三地巡演。其中,西班牙、南非、新西兰、英国、斯里兰卡、格鲁吉亚6个外国艺术团将到深圳进行演出;美国、埃及、菲律宾3个外国艺术团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团将在珠海市演出;哥伦比亚、毛里求斯、荷兰、塞尔维亚4个外国艺术团赴东莞市演出。

文、图 | 记者 黄松炜 杨苑莹 张嘉培 李婷婷 张闻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