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全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将于11月7日至9日举行,设男子个人计时赛、女子个人计时赛、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4个小项。其中,男子个人赛将首次串联粤港澳三地,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自行车赛事。
10月13日下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移动杯”自行车(公路)赛新闻发布会在珠海举行,重点介绍了赛事的路线设置、赛时港珠澳大桥交通管控、赛事后勤保障等关键信息,帮助社会各界更好了解赛事筹备进展。
赛道联通三地 首次跨境办赛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承办。黄振球表示,这不仅是粤港澳三地第一次联合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赛场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对推动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作为标志性项目之一,将于11月7日至9日展开激烈角逐。赛事起终点均设置在珠海市博物馆和规划馆门前广场。11月7日将举行男子个人计时赛和女子个人计时赛,比赛路线选取珠海情侣路沿线,赛程分别为38.7公里和30.1公里。
11月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最具创新性,比赛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联结香港、澳门、珠海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赛程总长231.8公里。11月9日将举行女子个人赛,比赛路线选取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道路,赛程138.7公里。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是十五运会唯一一项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跨境赛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珠海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振球表示,这一赛事开创了全运会跨境办赛的全新模式,预计总共有23支队伍及2名个人运动员,共104名运动员参赛。
三地协同:“接续保障”确保顺利办赛
跨境协调复杂、保障要求高,三地如何破局办赛难题?黄振球表示,赛时参赛运动员要先后6次安全、无感、快速地通过三地口岸,这对赛事组织提出了极高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地赛事保障人员将采用“接续保障”模式,确保跨区域赛事顺畅运行。珠海赛区执委会定期调度筹备工作,优化通关查验流程,完善医疗安保跨境衔接机制。
“香港首次与广东和澳门合办全运会,对香港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验。”全国运动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全力配合,确保所有赛事人员、器材、车辆等顺利通过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通关。本次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涉及粤港澳三地,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筹划和密切配合,在前期筹备中,粤港澳三地在跨境通关、物资调配、食品安全、绿色赛事等多个重点领域达成共识。9月底举行的赛事演练中,已重点测试三地的竞赛和安保指挥系统协调、RFID通关系统、医疗保障、应急救援等环节,为正式赛事做好了准备。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表示,澳门赛区的比赛路线将途经澳门大桥、氹仔北安码头等地,此次赛事将展现澳门城市魅力。目前澳门赛区的各成员部门与粤港两地赛区保持紧密联系,多次对赛事进行实地考察,为赛事的成功举行做好充分准备。相信在粤港澳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将打造一场创造历史的跨境赛事。
文旅融合:体育赛事带动湾区发展
本次赛事沿途经过港珠澳大桥、澳门大桥、香港迪士尼乐园等粤港澳标志性景点与风光带,充分展现三地城市魅力。观众跟随运动健儿的足迹,可领略澳门的都市繁华、香港大屿山的青翠秀丽、港珠澳大桥的宏伟壮观以及珠海情侣路山海相拥的美丽风光,尽情享受这场文旅交融的湾区盛会。
黄振球表示,珠海将借助举办“十五运”的契机,依托优质文旅资源,为游客朋友打造“体育+文旅”的独特体验。他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观众朋友在观赛之余,漫步浪漫的情侣路,感受珠海最美海岸线,品尝特色美食。
杨德强也表示,本次赛事充分展示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特色,开创大湾区共同举办体育盛事的先河。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模式,不但提升了大湾区整体办赛的能力和合作机制,也有助于促进大湾区民心相通。
据悉,为方便市民为运动员加油助威,香港特区政府还在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幻想道行人路设置了公众观赏区,可容纳约数百名观众。
【看点】
正赛有五大升级
去年11月24日,珠海与香港、澳门赛区成功举办了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采用“一赛事一天跨三境”和“前置查验、封闭运作、无感通关”新模式,总结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破解在不同法律体系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难题,打通了三地共办赛事的关键环节,为正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比此前的测试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移动杯”自行车(公路)赛将有五大提升:
比赛路线优化升级。男子个人赛在测试赛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赛道,珠海段规划更为科学。正赛路线调整后,选手从横琴经大桥口岸人工岛返回终点,不再经过南湾南路、粤海路等城市主干道,有效缓解对珠海南湾、拱北等人员密集区域的交通影响,缩短道路封控时间。
赛事服务更加贴心。根据全运会标准与运动员需求,正赛对港珠澳大桥、横琴及珠海赛段的补给点位置、布局和人员配置进行全面优化。新增港珠澳大桥蓝海豚岛、白海豚岛补给点,延长完善横琴补给点,确保选手赛中补给充足。
通关体验顺畅高效。在测试赛“无感通关”模式基础上,增设信号基站、铺设光纤,提升信息传输稳定性和及时性;同时优化RFID通关手环的佩戴舒适度,实现更顺滑的通关体验与更流畅的实时信号。
安全保障无缝衔接。珠港澳三地协同强化安全与医疗保障,开展实地交接演练,确保全程保障力量衔接紧密。气象部门在珠海赛段沿线布设32套自动气象站,并增派移动监测车实时采集气象数据,三地共享信息,联手护航赛事。
赛道氛围彰显特色。赛事期间,珠港澳三地将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在赛道沿线布置富有三地文化元素的视觉标识与氛围装置,既展现珠海情侣路的滨海风情、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创新活力,也充分呈现港澳赛段独特魅力,让观众在观赛同时,领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元风采与“体育湾区”建设成果。
【提醒】
赛事期间将有交通管控,珠海往返港澳需留意
为保障赛事顺利举行,赛事期间,珠海、香港及澳门三地将采取相应的临时交通管控措施。
香港赛段方面,据杨德强介绍,11月8日港珠澳大桥部分时段将实施临时管控措施。其中,11月8日港珠澳大桥东行由珠海/澳门往香港方向,由上午9时至12时30分实施临时管控;港珠澳大桥西行由香港往珠海/澳门方向,由上午7时30分至12时30分实施临时管控。
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堂及出境车辆通关广场将在当日上午6时30分关闭。若有旅客或车辆于临时管控措施实施前从香港前往珠海或澳门,必须于当日早上6时30分前抵达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堂或出境车辆通关广场,以便办理离境及通关手续。香港赛区也将暂停当天部分时段的“港车北上”预约申请。
珠海赛段方面,据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闵云童介绍,11月8日男子个人赛,赛事路线行经珠海、澳门、香港和横琴。届时,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将临时封控。其中珠海往香港、澳门方向口岸临时封控时间为9:00—12:30(3.5小时);香港往珠海、澳门方向口岸临时封控时间为7:30—12:30(5小时):澳门往珠海、香港方向口岸临时封控时间为9:00—12:30(3.5小时)。
封控期间,港珠澳大桥主桥暂停通行,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暂停通关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为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大桥口岸周边道路的交通管控从当天早上7:45即逐段开始启动,前往香港、澳门的旅客需提前规划出行路线。
此外,在大桥公路口岸12:30解封后,因赛队需从横琴赛段经大桥口岸人工岛返回赛事起终点,大桥口岸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措施预计将持续到14:30。
11月9日女子个人赛举行期间,也将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赛事路线行经情侣路、大桥口岸人工岛和横琴,届时大桥口岸周边道路将会进行分时段交通管制。其中,从珠海市区前往大桥口岸人工岛的道路将在8:00-9:40、10:40-12:40实施管制,从珠海通过大桥口岸前往香港、澳门的旅客,请避开上述时段,选择其他时间段出行。
从香港、澳门经大桥口岸自驾车前往珠海的旅客可通过G94珠三角环线前往珠海市区;但从香港乘坐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或从澳门步行经大桥口岸前往珠海的旅客,预计将受到上述交通管制的影响。
闵云童介绍,为尽可能地压缩临时管控时间,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科学安排赛道布置和撤收环节,加大口岸通关服务相关保障力度,加强三地口岸联动等,旨在最大程度降低交通管控对三地居民的影响。
建议广大市民旅客留意“珠海发布”“珠海交警”“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等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具体管控信息和通行指引,在赛事期间,提前做好出行规划,注意错峰出行,尽量选择其他时间段或通过其他口岸往返香港、澳门。
文 | 记者 钱瑜
图 | 受访者提供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