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大学城校区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一楼大厅举办“聚力湾区中医药高地・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合作内容涵盖中医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其中,本次签约的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共6个,总金额达2720.5万元。

6项技术转化,让科研成果转化惠民

据悉,本次签约仪式分为“战略框架协议签约”与“技术转移转化项目签约”两大环节,涵盖中医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代表学校,与扬子江药业、华润三九、广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万泰元经典名方健康产业、以岭药业、广州至信药业、康缘药业、鲁南制药、康美药业、本草纲目集团、丹纳赫生命科学、广州金域医学、华大集团、中炬高新科技实业集团等十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将围绕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本次签约的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共6个,总金额达2720.5万元。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詹若挺、沈奇、王澍欣等专家教授团队牵头的项目,将通过与重庆百笑医疗、广州康怡生物、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长安七郎中中医药科技、广东省茂名农垦集团等企业携手,实现中医药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市场,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健康效益。

近五年广中医科研成果转化超2.6亿元

学校党委书记陈文锋介绍,学校近年来已建成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与62个省部级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平台体系。近五年来,学校实现了47项科研成果转化,总金额超过2.6亿元;近三年来与茂名、广东农垦集团共建广东南药种业创新园,吸引企业共建新增种植面积20多万亩,新增产值累计34亿元。陈文锋表示,学校将发挥好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的作用,让科研对接产业,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创新链孕育和爆发产业链。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处长吴宝榆寄语,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各签约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共同为建设中医药强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希望让纸面上的专利,变成货架上的好产品!使实验室里的新突破,变成百姓受益的真效益!”广东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亚洪表示,广东既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沉淀,又有完善的产业基础,药材种植面积全国领先,中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搭建创新平台,培育产业集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发力统筹协调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希望学校把企业的需求转化为教师的“活课题”,把产业的难题转化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希望签约企业主动搭台,为中医药创新提供实践土壤。

文|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广中宣
图|通讯员提供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