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大湾区,文潮起花地。2025花地文学榜入围榜单今日揭晓!

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花地文学周系列活动由此拉开帷幕。

花地文学榜榜单包括年度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新锐文学六大门类,由60位专家学者组成权威评委团,对2024年度发表出版的中文原创文学作品,经过初评、复评,投票产生。

随后,再经网络投票、终评等环节,六大门类各产生一位年度作家(作品),结果将在年度盛典活动前夕公布。

今年花地文学榜同步设置网络投票环节,以下是“年度长篇小说”入围名单。您可在浏览后,拉到文末,投下心目中的一票。

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投票时间为即日起至11月9日。

螺旋式回归,浮沉中藏历史峥嵘

2025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入围名单
(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马金莲《亲爱的人们》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4月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

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将读者带进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乡土世界。作者以沉稳的现实主义笔法,呈现西海固羊圈门村的自然景物、风俗人情、日常劳作等生活场景。

故事以马家、李家、牛家祖孙三代人为人物群像,描摹西部乡村在走向现代文明过程中的裂变与阵痛、勇气与新生。小说在接续20世纪乡土文学脉络的同时,从鲜活的地方性出发,塑造了21世纪中国乡村新人形象,可视为一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

点评:张 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安忆《儿女风云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10月

更沉静地回归市井探微

《儿女风云录》可视为王安忆“城市考古学”的深化。她自《长恨歌》开始便致力于为现代上海立传,但相较于早期对都市传奇的迷恋与《天香》对古典技艺的溯源,新作更沉静地回归《富萍》式的市井探微,以家族毛细血管折射历史纹理。

其标志性的物质主义书写在此升华为对日常生活的凝视。这既是其创作脉络的螺旋式回归,亦是对“弄堂哲学”进一步的完成。

点评: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叶兆言《璩家花园》
译林出版社 2024年9月

既有小说之趣,又得史实之正

这是一部云淡风轻、特别隐忍的中国当代史。小说以“璩家花园”这一城市历史街区为叙事空间,讲述居民天井七十余年的人生史,描绘当代南京市井生活人物群像。

从1949到2019,“璩家花园”目睹了天井一众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的命运起伏、人生无常,也见证了当代众多历史重大时刻的轮番登场,可谓既有小说之趣,又得史实之正。作者以平常心写惨痛事,跳脱精英历史受难叙述的窠臼,以谑笔承接生活的悲与欢。

 点评:季亚娅(《十月》主编)

吕新《深山》
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8月

从隐喻中脱胎而出的山村寓言

《深山》描写的20世纪70年代晋北太行山深处的山村,是作者吕新的故乡,也是微渺众生的民间。他调用视、听、闻等通感,书写深山中的风声、鸟鸣声和叹息声等极富细节的乡村意象,将被深山遮掩的生命群落和盘托出,一代又一代村民忙着生、忙着死——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命运。吕新自写作以来,一直坚守先锋写作精神,《深山》是从隐喻中脱胎而出的一部山村寓言。

 点评:刘稚(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刘醒龙《听漏》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

凭借丰厚学识拓宽小说边界

《听漏》以半个世纪以来考古人的生存际遇为经,以青铜器九鼎七簋所承载的历史及现实价值为纬,将个人命运、城乡变革、历史发展与文化延续熔于一炉。器物的浮沉中深藏历史的峥嵘,人物的轨迹里暗含良知的坚守。

刘醒龙凭借丰厚的学识拓宽了小说的表达边界,借悬疑架构延伸了小说的表现维度,以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关切,为作品注入了浓厚的历史韵味与宽广的现实容纳度。

    点评:李东华(作家、研究员)

李修文《猛虎下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4月

以寓言的形式反观自身

《猛虎下山》以20世纪90年代改制为背景,写下的是刘丰收如何与谎言搏斗而最终又成为谎言的故事。与此同时,这部小说也写“猛虎”和我们的关系,写的是“猛虎”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在《猛虎下山》里,李修文越过了具体的生存困境,以一种寓言的形式带领我们反观自身。《猛虎下山》写下的是一个中年人的思考、不平、同情和理解,更写下了我们时代作家的敏锐、犀利和“有情”。

    点评: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邱华栋《空城纪》
译林出版社 2024年7月

用旧论写新知,用旧材料表达新想法

《空城纪》写了龟兹、高昌等西域历史上的六座城市,这些故城,是时间的遗址。虽然是废墟,但作者却让那些历史上存在或不存在的人和故事在废墟上站立起来。作者还发明了一种“石榴籽”式的结构方式,六个中篇,三十多个短篇,抱在一起构成一部恢弘的长篇。

小说写的是历史,又不止于历史,它是在用旧论写新知,用旧材料表达新想法,因此,这是一部写给当下的历史小说,也是写给未来的一部现实小说。

    点评: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张欣《如风似璧》
花城出版社 2024年3月

以地方路径重述现代中国的来龙去脉

张欣的写作与广州相得益彰。《如风似璧》从她擅长的当代都市调头转向20世纪上半叶风起云涌的革命,以民国广州三位不同阶层女性的命运起伏隐喻时代剧变,始终捍卫日常生活的价值,逸笔旁及八十多种菜品茶点,还有英歌舞、南音、粤剧等诸多“地方性知识”, 以地方路径重述现代中国的来龙去脉。

    点评:申霞艳(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炜《去老万玉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将家族秘史、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编织

描述美少年舒菀屏在时代变局中步步惊心的精神冒险与失败,并借此完成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成人礼”。

作品语言诗性且瑰丽奇崛,充满想象力,采用“一镜到底”的叙事视角,塑造了舒菀屏、老万玉、冷霖渡、小棉玉等一系列鲜活动人的文学形象,将家族秘史、个人命运与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紧密编织。

小说中对民间风物的细致描摹,既赋予了文本真实可感的质地,又蕴含着向内求索的传统文化智慧。

   点评:钟红明(《收获》执行主编) 

鬼子《买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4月

现代性的另一种面孔

鬼子的《买话》如苍老的浮云。那个叫刘耳的老人要回到故乡,那里有味蕾的深刻记忆,也有他少年和青年时代不曾示人的诸多隐秘。于是,刘耳还乡了。《买话》的生活化弥漫四方,小说就像一条生活之河,瓦村的生活细节在河流中不时泛起,我们仿佛就置身在瓦村的人物和生活之中,他们因鲜活生动而被赋予了生命。

我们还看到了《买话》对现代性的批判,现代性改变了乡村中国,但现代性的两面性我们并没有充分认知,《买话》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另一种面孔。同时它告诫我们,即便是乡村,也不是想走就走,想回就回的:现代性不是最好的,但它是一条不归路。

   点评:孟繁华(评论家)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总执行:胡泉 陈桥生
策划:邓琼 吴小攀
执行:朱绍杰 易芝娜 周欣怡 梁善茵 熊安娜 何文涛 李娇娇
插画设计(AI辅助):王云涛
版式统筹、报眉设计:杜卉

【投票规则】

今年“花地文学榜”设置网络投票环节。请通过以下投票页面,投下您心目中的一票,您的投票结果将成为专家评委终评的重要依据。

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1月9日。

投票规则:每个门类限投一部作品。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