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5年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示范带学”活动(博罗、龙门专场)在惠州市博罗县、龙门县同步启动。本次活动由惠州学院统筹承办,汇聚全省30名幼儿园名教师培养对象,通过系统化的教研帮扶体系,为县域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启动仪式在两地教师发展中心同时举行。当天,省项目办主任钟罗金在讲话中指出,“示范带学”活动是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均衡的品牌工程,兼具构建优质教育生态、创新城乡协同模式、培育教育家型教师的战略意义。
在博罗会场,县教育局主任督学张智强表示,这项省级教育战略工程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专业活力。石湾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廖珍认为,省级名师团队的指导恰逢其时,将为乡镇幼儿园破解师资发展与课程建设等核心难题提供有效方案。龙门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旭辉指出,当前龙门学前教育正处于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次活动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供了重要契机。
作为承办单位,惠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益智强调,学校通过整合高校理论引领、地方政府支持与一线实践智慧,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帮扶模式。
据悉,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博罗专场将围绕自主游戏环境创设、幼小科学衔接等热点议题开展18场专题讲座与6场示范课;龙门专场则以美育创新、非遗融入等为主题,推出14场讲座与8场示范课。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精选博罗12场活动及龙门部分课程进行网络直播,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范围。
省级培养学员代表范京玉、陈菲菲表示,将通过“同课异构”“师徒结对”等多元形式,与当地教师共同探索教育创新。他们承诺将以“播种者”“学习者”和“桥梁”的多重身份,深度参与在地化课程研究,构建长效交流机制。
据悉,“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学员“示范带学”项目已持续开展十一年,覆盖全省97个县区。本次幼儿园名教师专场活动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实践模式创新,不仅为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在推动省级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域有效下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惠州经验”。
文、图|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刘曼曼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