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被网友戏称为“多管局局长”的深圳热心市民火了。从2023年3月起,这名市民至今已发布千余条视频,包括开裂的井盖、翘起的尖锐金属物、松动的砖块、道路相接处的不合理设计、未充分考虑的天桥等。而多数都迅速迎来后续:相关部门进行改、修、移等调整。

“问题视频”发多了后,也有网友给这名市民“分析”:“大哥你的工作安排不仅全面,还详细指出了原因,问题间接指出了整改方案,标出了具体位置。市政给你点赞。”

10月20日,记者也就此事致电深圳城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他们并没有直接和这名市民接触过。从其发布视频来看,所反映的问题涉及市里多个职能部门,“它反映的是整个深圳市快速解决民生问题的导向,大家都在为这个城市的平稳运行作贡献。”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剑明在接受央视新闻《新闻1+1》栏目采访时对此回应。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剑明:

其实我们没有“盯着账号的领导”,但是深圳有一套盯着民生事项的平台和机制。

以前政务服务叫“接诉即办”,去年我们探索“未诉先办”,主动从互联网切入,40多个主流平台,我们主动发掘线索,形成内容核实、主动立案、跟踪督办的一套闭环机制。

周剑明表示,不仅仅是针对一位热心网友,全网提到的关乎深圳大大小小的事项,无论是建议类的,还是诉求,还是投诉,都有相应的线索征集发现。从去年到现在,主动发现线索17万条,内容核实完,目前已经建立5000多条工单跟踪闭环,而且绝大多数事项已经得到了很好解决。从原来的“被动响应”向“被动+主动”迈进坚实的一步。

周剑明介绍,深圳市有一套常态化的、高效运转的平台和闭环机制,加上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快速响应,是一个协同的结果。

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有加急响应,特别是涉及民生基本生活类的、交通出行安全类的,可以打上“加急”的标签,根据紧急程度,确保优先事项能进入绿色通道。

另一方面,快速处置的部门也要第一时间响应。过程中,有媒体的广泛参与、平台的智能分拨高效运转、各部门的高效协作。

周剑明表示,不仅仅是针对这个特例,实际上它是工作的常态。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大象新闻、中国青年报、潇湘晨报、南方都市报)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