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联合主办的沪粤大脑白质纤维解剖学术交流会在东莞启幕。本次大会不仅邀请了瑞士、西班牙等国际顶尖专家现场指导,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郝少才教授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大脑白质纤维3D实体解剖软件、VR三维解剖教学可穿戴眼镜同步亮相。

作为研发者,郝少才教授坦言,研发初衷源于临床教学痛点, 国内外多数神经外科医生缺乏标准解剖实操机会,且大脑解剖需建立三维认知,难度极高。团队深耕多年打造的这套工具,能帮医学生、年轻医生降低学习门槛,缩短成长周期。

郝少才教授清晰勾勒出工具的三大应用场景:教学、临床、科研。教学上,它能让学习者摆脱实体标本限制反复练习;临床中,医生可借助它做术前规划;科研领域,像现在热门的脑机接口研究,就需要精准掌握大脑皮层、白质纤维束和核团之间的信号传导路径,我们的工具正好能提供直观参照,助力更高科技产品研发和临床转化。

文 | 姚梓婷

视频 | 徐闻君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