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街区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工程团队共同优化技术原型、与产业链企业协同推进成果转化。11月19日上午,全球机器人选品中心开业暨西安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深圳华强北步行街举行。活动现场,西安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正式揭牌,为华强北的人机共生生态注入了“源头创新”的关键力量。

西安科技大学作为应急管理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在人工智能、安全与科学、通信与信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具备深厚科研及人才资源积淀,大批科研技术急需到市场和生产一线中得到验证和转化。研究院将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传动、智能控制、安全科技、嵌入式大模型等方向开展前沿研究。这种“高等科研+工程实践”的结构性组合,让“0到1”的原创突破和“1到100”的市场应用首次在一条街区内实现无缝接轨。

高校提供长期理论突破与高端人才储备,华强北为其提供全球最快速的市场化能力,这种从科研源头到工程验证、从场景落地到全球出海的完整闭环,不仅让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具备了高迭代性与高适配性,让华强北变成“最能把技术变成现实的地方”。通过这种“前街后校”模式,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线的无缝衔接、高端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文虎介绍,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创新也要围绕产业、结合现实场景去开展。研究院落户华强北后,该校的师生将更多来到华强北,感受技术运用的实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文虎表示,未来,该研究院将围绕“双碳”战略、智慧安防、5G乃至6G运用、低空技术和工程、测绘、人工智能等领域,与华强北的产业生态进行深度对接。

当机器人走进街区、当科研院所落在产业链中央、当“场景成为实验室、街区成为加速器”,一个关于未来的产业图景正在华强北加速成形。从“中国电子第一街”到“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再到今天迈向的“人机共生第一街”,华强北对外展示其开放的姿态和不竭的创新活力。

文、图 | 记者 林园 通讯员 徐纪月

视频 | 郭语扬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