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广东省写作学会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研讨会暨‘珠江实业智慧人居杯’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颁奖仪式”在华农举行。近200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青年学子围绕“写作创新与学术赋能”命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写作教学、创作实践与评价体系,共同见证五大文学赛事启动与多套重磅丛书发布。

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辅助写作

华农文法学院院长杨正喜教授介绍,该院已形成中文、历史、法律三系并举,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法学三个本科专业与四个硕士点贯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文艺学、语言学、乡村文化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鼓励保持作家的主体性、创新性,提高写作素养,尤其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羊城晚报社原副总编周建平博士介绍学会如何借力人工智能开展文化活动。

华农文法学院副院长王瑛教授主持开幕式,系主任王丽娟教授主持闭幕式。

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伟在致辞中系统梳理了学会近年来的发展战略:通过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链条写作培育体系,举办大学生写作大赛、中小学生文学素养展示、“粤才小作家”等活动,深入湛江、廉江、徐闻等地开展乡村采风与文旅融合实践,真正实现“以写塑文、以文彰旅、以文惠民”。他强调:“在人工智能重构写作生态的今天,我们既要拥抱技术红利,更要坚守人文底线。真正的写作,永远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的关切、对文明的传承。”

闭幕式上,华农文法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东总结道:写作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传递、文化的传承;而人工智能的赋能,让这份传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该院将推动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

十万学子执笔绘时代

作为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实业智慧人居杯”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收官。本届大赛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由广东省写作学会联合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文化学会、香港作家联会、澳门中文写作学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辐射范围广泛。

据统计,大赛共吸引全国近120所高校、近10万名学子踊跃参赛,影响力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华北、华东、西南乃至东北地区,获奖者包括菲律宾、赤道几内亚等国的多名外国写作者,实现“全国联动、湾区引领、走出国门”。

颁奖礼上,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陈诗哥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他凭借代表作《宇宙的另一边》摘得特等奖榜首。该作品不仅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更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被誉为“在科幻与诗意的交织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家园”。

五大文学活动同步启动

会议集中举行五项重要文学活动的颁奖与新一届启动仪式,形成“以赛促学、以文育人、以创促产”的完整闭环,标志着广东省写作学会正从专业学术平台向全民文化服务平台跃升。

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正式启动。新一届大赛将继续深化“讲好中国故事”主线,进一步扩大国际参与度,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创作赛道”试点,鼓励学生在人机协同中拓展表达边界。

“我与母校的故事”首届主题征文颁奖暨第二届启动仪式举行。该活动由羊城晚报社与广东省写作学会于2024年联合发起,号召广大校友执笔回望青春记忆,重温课堂钟声与师恩深情。该赛事被誉为“时光有了温度,记忆有了回响”。第二届活动当天同步启航,继续以文字唤醒集体记忆,传递教育温情,凝聚精神家园认同。

此外,“谈校小鸿儒”杯征文活动暨广州广播电视台《谈校小鸿儒》节目小选手招募正式启动;“诗画帽峰·绿美广东”首届诗文与短视频征集活动颁奖暨第二届启动;2025“南方写作月”挑战赛颁奖暨第二届启动。

全国首套AI辅助写作丛书发布

新书发布环节,由胡伟担任总主编的多套国家级首创丛书集中亮相,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该环节由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文学院陈军院长主持。

《人工智能辅助写作丛书》(语文出版社),作为全国首套面向高校的AI写作教材,涵盖大学写作、创意写作、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等领域,每册均配备AI写作工具使用指南、案例库与教学设计,为高校教师提供“拿来即用”的智能化教学方案。

《中小学跨界创意写作系列丛书》(暨南大学出版社),由广东省写作学会和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规划,涵盖中小学全学段,丛书以四大核心素养为纲,以“赋能跨界思维”为核心理念,通过跨界融合体系、学情诊断系统、闭环教学系统三大创新,实现写作教学与实践精准化、可操作化。

《新编应用文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对提高写作能力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本书旨在为大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写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王瑛教授《本心诗话:中国百年新诗的理论与实践微观察》、姚建彬教授《高中外国作品新解》、李翠叶《训蒙骈句全注》等十余部会员新著同步发布,涵盖诗歌评论、经典解读、古籍整理等多个领域,彰显学会成员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上的双轮驱动成果。

六大论坛共议AI写作未来路径

六大平行圆桌论坛同步开展,崔绍怀、王龙洋、李越恒、王青、刘建平、邱康、黎维国、佘爱春等主持分论坛,关溪莹、张军华、苏金刚、陈晓燕、喻彬、陈军、贾高操、蒋书红、张程、卢文婷等担任点评嘉宾。关溪莹、崔绍怀、陈晓燕、陈军、蒋书红、佘爱春汇报各组讨论情况。本次大议还吸引了湖北文理学院和临汾开放大学等高校的省外学者参会。

第一论坛集中讨论“人工智能辅助创意写作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论坛讨论全民创意、素人写作与新大众文艺问题;第三论坛围绕中小学跨界创意写作与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创意写作展开讨论;第四论坛研讨会员们就新出或即将出版的文学作品集、教材、理论专著等成果进行讨论;第五论坛研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第六论坛研讨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系列教材的使用。

据悉,广东省写作学会未来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文创作的深度融合,联合高校、出版机构、媒体与企业,打造“写作+”产业生态,培育更多“胸怀家国、技文并重”的卓越人才。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刘秀丽 夏致 胡晴 陈月娥
图丨活动方供图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