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25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白云山论坛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暨南大学主办,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承办,以“新时代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论坛通过主旨报告、期刊编辑论坛、公共管理学科院长论坛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城市治理的前沿问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学术智慧。暨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杨杰研究员、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联络人代表锁利铭教授致辞,论坛由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廖勇主持。

暨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杨杰研究员指出,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在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联络人代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锁利铭教授指出,论坛已连续举办25届,覆盖全国21个城市。论坛始终坚守“真知识、真问题、真讨论”的学术底色,为国内公共管理领域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

论坛设三场主旨发言,聚焦韧性城市、基层治理、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四川大学姜晓萍教授指出,安全可靠韧性城市需具备工程、生态、空间、治理四维韧性要素。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孙涛教授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为政策系统认知与决策主体的协同治理新范式——“AI for Policy”。清华大学梅赐琪教授指出,在激励资源不充足时,政策试点能够成为打破均衡的“触发器”,激发基层能动性。暨南大学戴胜利教授提出,在技术中嵌入“生态价值”,在制度上构建“韧性”,在过程中形成“开放治理”,在主体间实现“包容共治”。

平行论坛分为“期刊编辑论坛”与“院长论坛”两大板块。闭幕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宏教授与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戴胜利教授分别作会议总结,强调论坛在推动学术创新与青年成长中的桥梁作用。随后举行的会旗交接仪式中,本届主办方代表戴胜利教授将论坛旗帜传递至第26届主办方代表——东北大学杜宝贵教授手中。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谢铁娇 周文倩
图丨学校供图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