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羊城派记者 郑紫薇
来穗多年,经常听闻台风的报道,但没亲历过如“山竹”般威力的台风。台风在周日傍晚登陆,我坐在客厅看视频,突然听到一声响,原来是我家厨房的纱窗被吹下来了,还好是纱窗,很轻,对人对己都没有造成伤害。
周一,风平浪静。我出去校园转悠,到处都是枯枝败叶,满目狼藉,倒了好多树,砸坏了很多车。仔细观察,发现树被连根拔起的普遍情形是:一是比较大的,二是长在水泥地下。树比较大是容易理解的,古人说树大招风嘛。
小树由于大树的遮挡反而逃脱了悲惨的命运。树木长在水泥地下是城市里常见的风景,为了不让泥巴暴露,每棵树的周围都只留一点点空间,然后用水泥或地砖围着。
这样看上去比较美观,下雨天走路时也不容易沾染泥巴,光从人和风景的角度看也谈不上有什么不对。但是台风一来问题就来了,这样“圈养”的树木经不住考验。古话说根深蒂固、根深叶茂、根系发达,以前种树强调根,强调坑要挖得大、挖得深,让根须有广阔的空间生长。
今天,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植被是当然的要素,所以种树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园林工人没有时间深挖洞细培植,匆匆忙忙将树放置在小坑里盖上土就算大功告成,反正没有人会去秋后算账,追究种树人的责任。
我们幼时普遍是被散养的状态,一是父母忙着养家糊口,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孩子,只能任其自然生长,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普遍还是“乡土中国”,信奉自然,觉得是种子就会发芽,是金子就会发光。
可是后来,城市化进程加速了,我们都住到城市的小阁楼里,防盗网将我们与自然、他人隔离,对于独生子女一代,父母更是小心翼翼,含在嘴里怕化掉,“圈养”就取代散养成为更普遍的养育方式。
表面看来,城里的孩子斯文,白白胖胖,干干净净,会背诗,会说英语,会弹琴,会网游,一副上通天文、下懂地理的模样,但就像圈养的树经不起台风的考验一样,城里的孩子往往也经不起苦难的考验.
比如中学生跑个八百米就晕倒,有大一新生因学生宿舍没空调退学,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下降而抑郁,还有的学生患多动症、厌学症,精神萎靡不振;还有些极端的学生甚至因为失恋、与宿舍同学不和而铤而走险。在自媒体时代,我们常常容易读到这样那样的令人沮丧的消息。
作为父母,一方面意识到现在的圈养方式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又讳疾忌医,将“大家都这样”“没办法”作为口头禅挂在嘴边自我安慰。“从来如此,便对么?”“救救孩子!”鲁迅一个世纪前的呼喊至今回荡在我们耳边,是因为鲁迅目睹的难题今天依然没有解决。
我们今天的圈养是全方位的,从身体到精神。
首先是培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次品”,其次是以填鸭式教学培养刷题型的高分低能儿。我们用按时喂奶的科学喂养方式消灭了孩子的饥饿感受,同时以营养搭配为借口败坏孩子们对食物滋味的辨别能力。
我们将孩子的每一分钟都规划好,用爱好、兴趣的名义将他们的闲暇时间填满,以至于孩子在突如其来的台风假时惶惶然,似乎打游戏才是唯一的娱乐方法。
虽然孩子谈起生物、地理等学习内容时一套一套,但却并不会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虫子、草叶、石头,旅行变成了到此一游,拍图存念。孩子们只是知道自然界,知道“适者生存”的道理,却没有建立起对自然、时间、季节的感受,也没有建立起对世界的感情。
我们的教育偏重知识而忽视了感受力的培养,缺乏感同身受的人是不能将个人的自我的生命意义与广阔的社会、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他人联系起来的。所以,当这些人与社会、他人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无法从自身内部寻找真正的原因,也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他们的精神经不起风吹雨打。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虽然只是一句流行歌词,但却道出了人生的滋味。台风过后,面对疮痍满目的校园,面对如此多倒下的大树,我写下此刻环绕我的深深忧虑。
来源 | 羊城晚报2018年09月26日A19版,申霞艳/文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