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高速:助力世界级城市群崛起
2018-10-11 15:21 羊城晚报 原创
开创交通基建领域融资新模式,串起中国最活跃经济圈

羊城晚报记者 程行欢 实习生 张宝云

广深高速公路于1994年7月18日全线试通车,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车营运,是我国第一条粤港合作修建的高速公路,全长122.8公里,双向6车道,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广深高速是联系广州、深圳、东莞和香港的重要通道,有力促进了穗莞深港四地的经济贸易往来及社会繁荣发展,大大推动了沿线地区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建设成就和重要历史进程,被誉为“珠三角黄金通道”。

威水史
“黄金通道”串起“黄金经济圈”

20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的“三来一补”企业正蓬勃发展,粤港运输繁忙,广东主要公路堵车现象非常突出,交通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珠三角乃至广东全省的经济发展。

当时广州到深圳公路干线只有107国道,全程150多公里,两地往返需要8个多小时,造成“原材料难以运进来,商品难以运出去”的情况。

1979年,爱国港人胡应湘提出了修建广深高速的设想。广东原副省长,时任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匡吉回忆:“邓小平同志把先行一步的任务交给了广东,广东作为先行者就意味着要去探索,这种探索会跟当时的法律、法规和经验发生碰撞。”

在各种争议与磕绊下,这条最早立项的高速公路,前前后后的建设历时近10年。当时,广深高速投资总额达129.42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主要为香港及国际融资集团,其投资金额之大、资金来源之复杂,属全国首例。

广深高速在通车后第二年,车辆密度就达到了5.15万车次,1997年达到7.11万车次,到2006年达到30万车次,这已经是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通行密度。而到了2017年则达到了59.28万车次,现在广深高速已经是国内交通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根据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来看,一条高速公路建成3年到5年后,起止点两端的大城市会沿着高速公路的走向不断延伸发展,在各出入口附近形成一系列的卫星城镇或经济开发区,并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形成一条经济走廊,这种带动效应在广深高速得到充分展现。

如今,广深高速连接着广州、深圳两个超千万人口的一线城市,中间则串联起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

新征程
全省率先开通ETC收费车道

作为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之一,在没有标准可参考的情况下,广深高速一直在不断完善,提升服务水平。

2004年,广深高速公路在广东省率先开通了ETC收费车道,目前共设置80条ETC收费车道。ETC车道的通行能力可达每车道每小时1200车次,每车次耗时不超过3秒。

广深高速公路在主要站点均设置复式收费站,即同一车道两辆车以上前后同时收费,大大节省了收费时间。

2011年3月和2013年1月,广深高速在主线厚街路段的南北行方向,修建了高速服务区,为过往司乘人员加油、用餐和休息等提供便利与服务。

当步入新能源时代时,2016年11月,广深高速首个城际快充站在厚街北行服务区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建有一机双桩技术的三台充电机,共6个直流充电桩。开启广东充电汽车“网时代”,创新了配套服务区建设。

在应急保畅方面,广深高速与其他高速公路外包救援的做法不同,有着自己专业高效的路政、拯救队伍。建立了发现快、到场快、处理快、清场快、归位快的“五快”交通事故处理模式。

据统计,广深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平均占道时间一直保持在17分钟以内,其中,路政、应急队伍平均到场时间9分钟,事故平均处理时间8分钟。

或将扩建支撑广深科技走廊建设

正是有这种不断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通车20多年来,当通行量与日俱增,拥堵状况开始出现时,广深高速又在不断“求变”,提升服务能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010年7月-2011年6月,为缓解车流密集路段的交通压力,广深公司投入了约1.8亿元扩建太平至五点梅路段,由双向六车道改为双向十车道。

在2011年9月-2012年4月,又投入约1.2亿元扩建鹤洲至福永路段,由双向八车道改为双向十车道,有效缓解了车流密集路段的交通压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逐渐融为一体,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也在逐步形成,这条连接了广州、深圳、东莞,长度约18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毫无悬念需要高速交通带的连接支撑,广深高速党委书记王伟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广东省正在对广深高速扩建做工程可行性方案。

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将对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进行立体支撑,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连接、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这个层面上,历史将再次赋予广深高速新定位。

广深高速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亲历者
广深高速原董事长邓崇正:与港方的理念碰撞 让我们学到很多经验

在广东的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自行摸索着前行。在改革开放初期缺乏交通基础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广东千方百计引入外资和社会资本,用于路桥建设。

广深高速开启了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融资新路子、创新投资管理体制的新篇章,逐步确立起“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缓解了广东交通基建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使广东交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广深高速是广东省与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合资筹建,这也注定了这条道路在投资、建设、管理上的基本模式,都需要与港方碰撞,这也是广深高速的一大特色。

“印象最深的是与港方开会,可以看出双方在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上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这一点也确实让我们学到了相当多的经验。”广深高速原董事长、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邓崇正回忆。他告诉记者,在会面中,港方以财务和法务人员为主,而粤方则以技术人员为主。

由于广深高速公路资金来源众多,让广深高速公路在运营初期要向很多“债主”还款。邓崇正在就任广深高速董事长时,刚好碰上中国银行与外国银团进行债务置换,“签字都签到手软”。

而在完成债务置换之后,广深高速只需要向中国银行还款,同时压低了利息和延长了还款周期,广深高速才渡过难关,从2002年开始盈利。

总指挥丨刘海陵
策划丨林海利 郭启钊 闫修彦 朱帆
统筹丨赵鹏
设计丨范英兰
来源丨羊城晚报
责编丨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