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不少人容易咳嗽。有的咳嗽伴随着喉咙痛,有的喉咙干痒,有的咳痰多,有的痰一直咳不出来……不同的症状,是否意味着不同的问题?应如何治疗?
呼吸科专家提醒,治疗咳嗽时,应当“对症下药”,不是所有秋季咳嗽都适合用“滋阴润肺”来治疗。另外,咳嗽持续3天还没好,或者出现反复咳嗽,要及时就医。
外感咳嗽
风热、风寒、 风燥症状各不同
“咳嗽一般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大致与中医所讲的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相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伟指出,所谓外感咳嗽,是指感受外界的邪气所导致的,是秋季常见的咳嗽类型。中医所讲的邪气有风、寒、火、湿、暑等。根据邪气不同,咳嗽的类型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风热、风寒、风燥三种类型:
1.风热咳嗽。
即热邪所引起咳嗽,容易发生在夏秋季节转换的时候。风热咳嗽常常表现为有痰,痰黄、痰多。同时,伴随有口干、舌质红、苔黄、怕热、小便黄等症状。
2.风寒咳嗽。
即受凉所引起的咳嗽,是秋季早晚温差大,或经常出入空调房所致。风寒咳嗽的典型症状为有痰、咳痰清稀,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苔等。
3.风燥咳嗽。
与秋季气候干燥、湿度低有关。人体的呼吸道敏感性高,容易受到干燥空气的刺激,引发咳嗽。风燥咳嗽表现为喉咙干痒、喉咙痛,没痰或有痰老是咳不出来、咳痰很黏滞,伴随有舌色红、舌苔少、口干、口渴等症状。风燥咳嗽还可细分为温燥、凉燥。温燥更接近风热咳嗽,喉咙干痒,但没痰;凉燥更接近于寒咳,没痰、口干。
内伤咳嗽
容易反复,不单与肺病有关
内伤咳嗽到了秋季也容易发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伟表示,所谓内伤咳嗽,即身体本身有器质性疾病,到了秋季容易发病。最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是各种肺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同时,也有非肺病所引起的咳嗽,例如心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影响呼吸道,引起咳嗽,要加以辨识。
内伤咳嗽与外感咳嗽最大的区别,是存在基础病。同时,内伤咳嗽容易长期反复,一到季节就反复咳嗽,好了之后容易复发。因此,如果是突然感冒,咳嗽几天就好了,首先考虑外感咳嗽。
“不是所有咳嗽都需要药物治疗。”张伟说,人体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像一些感冒引起的咳嗽,适当休息、多喝水,可能不用治疗就自行痊愈。不过,一旦感冒时间超过3天还没好,或者反反复复感冒,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普通的外感咳嗽如果拖延病情,有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结核等,转为内伤感冒,治疗起来十分麻烦。
避免咳嗽,做好防护工作更重要
如何避免秋季咳嗽?张伟表示,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有器质性疾病的,应该对症治疗。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可以采取一些日常防护措施。
从中医角度看,秋季咳嗽多与外界变化有关,人体不适应这种变化,即有可能生病、咳嗽。例如出汗过多或早晚温差大,忽冷忽热的天气没有及时添衣,就容易受到外邪入侵。
避免生病的首要问题,就要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儿童、老人、孕妇而言,更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要太过劳累、减少出汗、避免熬夜等也很重要。
另外,秋季的气候比较干燥,应该多喝水、喝茶、补充富含水分的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时令的橘子、枇杷果等都是不错的食物,不建议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
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润肺的汤水。例如在煲汤中加入杏仁、贝母等,有助于润肺去燥;西洋菜猪肺汤也是当下不错的一道食疗妙方。
不是所有人 都适合滋阴润肺
说起秋天,大多数养生达人会想到“滋阴润肺”。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食疗方式。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的人群(容易咳嗽干咳、咽痒、喉咙痛,平时怕热、舌质干),则比较适合滋阴润肺的方式。
但如果是气虚、阳虚、脾虚的人群,则不适合滋阴润肺的方子,更适合健脾益气。这些人常见胸闷、大便稀烂、精神比较差、怕冷等症状,可以适当采用健脾祛湿的食疗,如用淮山、茯苓、党参等煲汤。
来源:新快报
星标置顶新快报
首先找到我们
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
设为星标
↓↓
这样你就可以在众多公众号里
快速找到新快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