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 “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指南 | “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科技

2018-2019年度“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相关部署,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现启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工作,并根据指南编制和征求意见时各单位反馈,设立了开放性课题。


申报时间

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常年有效,采取“集中申报集中处理”与“常年申报分批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2018年10月30日前提交的项目将作为首批启动组织项目,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2日


联系方式

书面材料报送地址: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综合业务办理大厅(邮政编码:510033)


联系电话:

1.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专题业务咨询):

文晓芸,020-83163877


2.业务受理及技术支持:

020-83163338、83163469


3.规划财务处(综合性业务咨询):

刘卿戎、司圣奇,020-83163620、83163838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 年度“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2018-2019 年度指南竞争择优类项目共设置新型网络技术、高效传输技术、通信芯片、开放性课题等4 个专题共5个重点任务(不含开放性课题),拟支持5-9 个项目(不含开放性课题)。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4 年。定向委托类项目以承接国家相关重点研发计划任务需求为导向,明确牵头单位,经推荐论证后形成立项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本指南支持重点任务由省、广州市财政科技经费共同资助。


一、竞争择优类


专题一:新型网络技术

(专题编号:0113)

项目:新型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连接、节点、网络等全维可定义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


研究全IP 化、切片化、智能化、内生安全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闭环负反馈控制的网络内生安全体系架构,研究动态随机调度、相异性设计、输出判决等关键技术,研究网络内生安全形式化描述方法和测试评估技术,在网络体系结构层面引入动态化、异构化、冗余化及重构等机制;研究新型可编程转发技术,包括P4 高级语言编程技术、SDN控制器远程调用技术、前端编译器技术、动态API、后端编译器技术等。


研制具备可编程能力、网络弹性控制和功能编排能力、网络资源与服务智能适配能力和内生安全高抗扰稳健服务能力的新型网络原型样机,以适应未来新型网络体系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获得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具备柔性、高可靠性、智能化、持续演进的能力。


支持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 个项目,资助额度5000 万元左右/项。



专题二:高效传输技术

(专题编号:0114)

项目1:新型无线传输及组网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面向5G 的新型信号处理链,包括从信源编码开始到信号波形成型前的全链路过程的处理顺序或者联合处理算法,进一步提升链路增益;研究能适应宽/窄频带段融合场景下的新型波形设计;研究从二元域扩展到多元域的新型编码设计方案和译码方案。


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支持多连接的虚拟小区的无线接入网络体系架构和组网技术,提供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物联网场景下极高的流量稳定性、可靠性和低时延保障。基于新型无线传输及组网关键技术,研制能同时满足公众移动通信和垂直行业需求的新型无线通信基站系统。


项目2:光子-无线融合的分布式5G 系统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数字化调控的超宽带无线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基于氮化硅-硫化物波导混合光子集成平台的超宽带无线信息处理芯片,基于氮化硅-硫化物波导的无线信号滤波集成芯片,基于氮化硅-硫化物波导的无线信号放大集成芯片。


研究光子能量与信息流融合传输技术与系统,基于光纤的高速率光信号和高能量光子融合传输技术与系统;研究光-无线融合通信的高光谱效率调制格式、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光子能量与信息融合传输的信道建模和信道非线性响应数字信号补偿算法。


研制支持能量-信息共传技术的无源5G 分布式小型化基站,进行光子-无线融合的分布式5G 系统应用验证。


支持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2-4 个项目,资助额度3000 万元左右/项。



专题三:通信芯片

(专题编号:0115)

项目1:5G 毫米波宽带高效率芯片及相控阵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

面向5G 毫米波移动宽带、无线固定接入以及接入回传

一体化等应用需求,针对目前毫米波相控阵系统功率效率低、灵敏度不足以及应用扩展性差等问题开展以下研究:毫米波高效率电路、天线与系统的分布式架构研究;


基于分布与集总参数融合设计方法的毫米波CMOS 宽带芯片研究;


合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宽带高效率前端芯片研究;


带分布式封装天线与阵列研究;


基于高精度数控移相器和数控调幅器的宽带波束控制芯片技术研究;


基于异质集成技术的5G 毫米波宽带高效率相控阵系统;


研究创新性系统架构,最大限度利用国内生产链,实现自主可控毫米波芯片生产。


项目2:嵌入式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面向无线通信等关键设备中的数值计算类任务,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DSP 芯片内核微架构技术和指令集,研究处理器单指令多数据(SIMD)技术和超长指令字(VLIW)技术在DSP 工程实现上的优化,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DSP芯片流片;


研制自主知识产权DSP 芯片的配套C 编译器、C代码源级调试器、在线调试器、软件仿真器等配套工具软件,实现完整的配套工具链;


实现面向无线通信的定制加速指令,开展自主研制的DSP 芯片及工具链在无线通信中的初步技术验证。


支持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2-4 个项目,资助额度5000 万元左右/项。



专题四:开放性课题

(专题编号:0116)


研究内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紧扣国家和广东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和安全智能等技术发展新趋势,自主创新开展新型网络、高效传输、通信芯片等领域的前沿尖端技术预见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行业创新应用等。


支持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不超过10 个项目,资助额度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核算。


二、定向委托类


专题五: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高端研发平台建设

(专题编号:0124)

为对接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定向委托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建设公益性高端研发平台。


5 年内须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不少于10 个,并联合优势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00 篇以上,申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100 件以上,提交国际或行业标准建议草案10 项以上;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初步建成汇聚粤港澳大湾区通信与网络领域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专题六:产业公共服务及“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部省联动专项支撑服务与项目管理

(专题编号:0125)

落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部省联动工作,定向委托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省高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承担通信与网络产业技术合作交流及产业动态检测等公共服务工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部省联动任务支撑、项目跟踪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以上项目采取推荐论证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经费支持。


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二)项目内容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无正当合理的依据不予修改调整。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

  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

  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

  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

  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

  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四)申报单位应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按实申报,且应符合申报指南有关要求。


申报方式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项目指南全文

温馨提示:

项目指南以省科技厅官网和阳光政务平台公布为准。

制作:省科技监测中心 微信工作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