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艾修煜
视频/羊城派记者 林桂炎
康天庥的真名并不叫康天庥,这个名字是他8岁时得来的。
小学二年级,活泼调皮的他,被越秀区少年宫的周小琪老师推荐试戏,从此之后,康天庥就过上了平日上课、周六日拍戏的生活。到今天,18年过去,剧拍了3000多集,康天庥也成为一名专业艺人。
剧里的名字被叫到剧外,康天庥并不排斥,反而觉得非常自在:“大家叫我天庥,我感觉很好,叫我本名反而有些别扭。”
而剧集本身,虽然背上了“中国最长寿情景剧”的头衔,却俨然还处于青春期,容光焕发,长期以来备受观众追捧。
它,就是本土情景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根植于本土所带来的极强生命力,令它迄今没有结束的迹象,3000多集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开始,因为身处开放前沿的广东,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为该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更可贵的是,它只是个“代表”,是万花丛中的一束。正如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视剧管理处负责人李静所言:“情景剧在广东的发展,是遍地开花、一以贯之的。”
“康家”人人都是大明星
《外来媳妇本地郎》(以下简称《外》剧)是广东电视台制作的一部以粤语为主要语言的情景喜剧,描述了广州老城区一个有着四个儿子的大家庭,娶了天南海北的四个外地媳妇,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产生了一系列喜剧故事。
自2000年11月4日开播至今,该剧已经持续制作和播出了18个年头,还作为超过3000集的“长寿剧”创造了国内电视剧有史以来播出时间和集数之最。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向来是时尚潮流、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对许多观众具有巨大的文化吸引。
“当时我们从五个剧本中挑中了《外来媳妇本地郎》,是因为这部剧很契合广东作为对外开放前沿地区的社会生活。那时大量外来人口集聚广东,他们的生活不仅广东人关注,全国人民都很关注。康家是一个传统广府家庭,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也很能体现广东人开放包容的特质。”《外》剧制片人、广东电视台原副台长董智勇策划之初就对该剧充满信心。
18年间,广东观众看着昌盛街越来越旺,康家人的产业越做越广,从五金铺到汝好餐厅、一家人餐厅,再到唐汤堂、荔湾人家;看着康天庥从胖嘟嘟的小鬼头,变成高大帅气的多栖艺人;同时,该剧也由“马赛克”画质变成高清画质,总导演陆晓光已是“人到七十古来稀”……
虽然这些年没少听到“停播”的传言,但《外来媳妇本地郎》在珠江频道依旧稳占城乡、城域、广州三区域的“同时段收视前三”的宝座。
因为《外》剧,康家人人都成了大明星。有一年剧组到老三“阿耀”扮演者彭新智的故乡连县取景,年尾彭新智回去,居然发现“《外来媳妇本地郎》在本地拍摄”被评为当地的“年度十件大事”!该剧的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在剧中饰演大家长“康伯”的龚锦堂也有铁杆粉丝:“有一个阿姨粉丝,每个月都会从电白到广州来看康伯,还带花生糖和酒来!”
《万花筒》救活一个剧团
上世纪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广东,影视创作上也最先受到“舶来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广东电视台创作了《人与人》《乐叔与虾仔》《朝见口晚见面》等多部具备情景剧特征的通俗短剧,受到广泛好评,《人与人》更获得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短剧小品”表彰,广东因此被称作“中国最早出现情景喜剧萌芽”的地区。
1985年,广东电视台开始制作《万花筒》,这可谓本土第一部具备了较完整要素的情景喜剧。
全剧共分《万花筒》《都市风情》《农家故事》《人生百态》四个系列,主题定位为“针砭时弊、倡导文明”,主要围绕着广州一个叫“万花巷”的地方,展现“万花巷”居民的日常生活琐事,体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该剧共拍摄了300多集,于1986年首次与观众见面。此时,距离英达、王朔、梁左主创的《我爱我家》面世,尚有8年时光。
据广东电视台总编室收视调查组的收视率调查报告,《万花筒》顶峰时期的收视百分比超过45%,甚至一度高于同时段的香港同类电视剧,成了当时跟香港电视剧争夺观众的一个样板。
谈起《万花筒》的背后故事,“救活了一个话剧团”是不少主创至今记忆犹新的事。那时,文艺市场沉寂,话剧艺术也不景气,佛山话剧团处于生死边缘,有关部门甚至想解散这个成立于1964年的文艺团体。
就在话剧团人心惶惶的时候,时任广东电视台电视剧部副主任的何健烈找到当时的佛山话剧团团长蒋智文,希望能合作拍摄一部电视生活剧。蒋智文决心利用此机会奋力一搏,欣然同意全力合作,于是便有了《万花筒》。
这部生活情景剧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佛山话剧团“起死回生”。
当时《万花筒》每周只播一集,周内重播一次,每到播出的时候,“大街上的人流都明显减少,显得清静许多”,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也都是《万花筒》里的故事与人物。
演员鲁牛表示:“说是家喻户晓,一点也不夸张,我们演员都很意外。”演员关曼莉印象深刻的则是,《万花筒》播出之后,剧团到广西偏远乡镇演出,几乎每到一地都会被许多观众认出:“有老人有青年,见了我们都亲切极了,脱口便喊出大家在戏里的名字。”
平民视角讲广东故事
“情景剧”的概念最先来自美国,它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时长短,单集时长在25分钟左右,相当于普通电视剧集一半的长度;
二、场景环境相对单调,一般是在一个“罐头”似的封闭环境中,依靠简单镜头切换、台词、演员的表现和剧情冲突吸引观众,没有或较少外景;
三、无"喜"不成剧,喜剧成分是情景剧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又被称作“情景喜剧”;
四、单集剧情相对独立,通常在笼统大主线的基础上,单集有一个封闭的、相对独立的结构,即使是再复杂的故事,最多也就在两三集中完成。
创作土壤肥沃、群众基础良好,令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情景剧呈现数量众多,且出品方来源多样的特点,可谓遍地开花:
《都市万花筒》(佛山广播电视台)、《柴米新人类》(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广州人家》(广州广播电视台)、《高第街记事》(广东广播电视台)、《牌坊街的故事》(潮州广播电视台)、《厝边头尾》(汕头广播电视台)、《围屋人家》(梅州广播电视台)、《开心廿四味》(广东电视台)、《老猫烧须》(珠江电影集团)……几乎都是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剧集。
其中,珠江电影集团出品的《72家房客》已迈过千集大关,至今还在制播中。
为何广东本土的情景剧能够长盛不衰,成为中国情景剧的突出地域样本?
陆晓光导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在《万花筒》走红之前,广东电视人就开始思考“能否在电视上写写待业的平民、写写受骗上当的老百姓、写写柴米油盐酱醋茶”?
《万花筒》等标杆剧作的成功,加深了粤语观众对情景剧的接受度。制作上,《万花筒》采用当时比较讲究的室内多机拍摄方法,引入少量外景,还在国内领先采用同期声制作,让表演更具生活质感。
贴近平民生活,时代特色鲜明,也是让广东情景剧突围而出的一大利器。
《万花筒》演员三毛说,他饰演的阿辉是个公司经理,为人正直,做生意守规矩:“那个时候广州的小生意人很多,许多人在阿辉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导演陆晓光则表示,《万花筒》总会引起观众的街谈巷议,比如“小心买到阿昆的流货!”“这橙子有无像《万花筒》那样打过水针呀?”
《外来媳妇本地郎》编剧王萍表示做一部贴近市民生活的“长剧”,是剧组非常明确的诉求:“我们在创作中尽量做到跟生活同步,很多素材是从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现象中挖掘的,鲜活的生活给了这部剧持续的养分。”
观众还热心供稿为剧中人物“度桥”写戏,“出现了观众主动参与节目创作的情况,实在难能可贵。”
人事更迭坚持实不易
18年来,《外来媳妇本地郎》演员阵容出现多次更迭。最让观众遗憾的,莫过于2006年演员郭昶因病去世。他扮演的老二“阿宗”,能说会道、狡猾世故,小人物性格很接地气。
阿宗和二嫂阿婵,几乎承包了剧中的大部分笑点。阿宗的消失,让《外》剧一度陷入困境。当时,主创团队四处寻找新“二哥”,演员周晓滨顶替了这个角色,但由于观众的意见大、周晓滨粤语欠佳等原因,阿宗这个人物再度从剧集中消失。
部分演员年事已高也是《外》剧面临的一个问题。龚锦堂、黄锦裳饰演的康伯、康婶,是让康家拧成一股绳的灵魂人物,近年来却因身体原因减少了出镜率。
陆晓光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主创团队为此设计了一个桥段,“康伯康婶回乡下旅游,康婶觉得住得很舒服,就打算在乡下长住了。以后家庭里有什么事要交代,两位长辈打个电话吩咐一下就好了。通过这种方式,让两位老演员逐渐退下来。”
更多的人坚持了下来,这才有了如今的《外》剧。作为“康家”的“外来长媳”,扮演“香兰”的丁玲感触良多。这位来广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山东妹”,戏里戏外对岭南文化都有着很深的认同感。
“广东人特别包容,特别随和,香兰这个说着家乡话的河南媳妇在家中融入得特别好。我本人也一样,刚入剧组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本地演员的帮助,他们教我讲粤语,特别亲切。”
求新求变老瓶装新酒
尽管坚持不易,韧性十足的广东电视人,凭着对品牌的珍视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一直努力保持着《外》剧的活力。
老瓶装新酒,陆晓光的做法是:“把故事写细,让一个个悬念牵着你的鼻子往前走。这很考验戏剧功力,也考验表述方式。”
剧组也曾推出“全民创作”方针,导演之一刘卫平称:“更注重听取观众的意见,他们的喜好可以决定我们的创作。演员参与创作,他们拍了那多集,都可以当半个编剧了!”
编剧王萍则表示:“求新求变,我们一直都在做。比如,《外来媳妇本地郎》原来侧重喜剧结构,现在我们既有结构性喜剧,又有故事性喜剧,同时设置了几条以人物际遇为主轴的情节线。”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外来媳妇本地郎》还开发了各种类型的衍生作品,2016年11月15日就推出了以康天庥为主要角色的动漫版《未来媳妇本地郎》。
对外输出也是《外》剧的工作重心之一:向国内其他省市电视台输出剧本,由当地电视台用本地演员、本地方言置换母版里的演员和粤语,而后在当地播出;尝试配制英语版以供走出国门之用;
用普通话重新配音,在广东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将音像制品发行到国内各省和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华人区;和香港影视公司联合拍摄同名电影……凡此种种,《外来媳妇本地郎》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努力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台前幕后
真假夫妻
戏拍久了,许多观众误以为郭昶和虎艳芬真的是两口子。有一次郭昶去爬山,迎面走来一位老大爷。老大爷说:“向你太太问好。”郭昶说:“我会转告我妻子的。”
老大爷却说:“不,我是向你戏里的太太问好!”说着他送了郭昶八个字:“草根夫妻,黄金搭档。”郭昶非常感动,他把这八个字裱了起来,端端正正挂在书房中。
事实上,“老大”的扮演者苏志丹是和“二媳妇”虎艳芬才是真正的两口子!
羊晚情缘
2004年1月,康家老少一行七人来到羊城晚报社,喜气洋洋地参加羊城晚报新春团拜会,给辛苦工作了一年的晚报职工拜个早年。
对于《羊城晚报》,“康家人”可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郭昶说:“谢谢《羊城晚报》对《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报道,希望我们康家以后能天天见报!”苏志丹则说:“我家唯一订的报纸就是《羊城晚报》,希望它越办越好!”
集体“裸奔”
《外》剧开拍时,只预计能取得十多点收视率,没想到播放后大受好评,收视由二十点上升至三十点。郭昶曾许诺,剧集收视超过四十点,他就“裸奔”。
两个月后,《外》剧收视果然突破40点,郭昶兑现承诺,脱去上衣,围绕电视台跑了一圈以作庆祝,康家其他人一看,纷纷加入。担心演员受冻感冒的服装师“抱着一堆衣服跟在后面,边追边叫”。
“处级干部”
18年来一路升学,一路演戏,康天庥的辛苦是普通小孩难以想象的:“大伙儿都叫我‘处级干部’,因为剧组为了帮我节约时间,帮我备了专车,还有专属司机呢。”每天一放学,他的“专车”就在校门口等着。一路飞驰到电视台,拍完戏,司机第一时间再把他送回家——还有一大堆作业在等着他。
三嫂幸子
如今跻身国内一线女星的刘涛也曾是《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一员。当时,身为广告模特的刘涛经朋友引荐进入《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
导演正在为“阿耀”选老婆。刘涛和彭新智搭戏很默契,导演就为刘涛量身打造了三嫂“胡幸子”这个角色。后来刘涛北上发展离开《外》剧,剧情就安排了“胡幸子”离婚去日本留学,再也没有回来。
对于《外来媳妇本地郎》,刘涛一直心存感激,还曾发微博宣传《外来媳妇本地郎》突破3000集,“让我们向着5000集前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指挥 | 刘海陵
总策划 | 林海利 孙璇 林如敏
统筹 | 吴慧玲 刘虹 邵梓恒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资料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