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女神之间的对话!朱丽叶·比诺什来广东了

2018-09-06 21:29

快来围观女神之间的对话!

文/图 羊城派记者 付怡

法国国宝级影后朱丽叶·比诺什来广东了!

6日晚,朱丽叶·比诺什将登上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的舞台,为中国观众献上音乐戏剧《生如夏花》。该剧以法国传奇创作歌手芭芭拉为原型。5日,朱丽叶·比诺什与媒体见面,分享了她对舞台的热爱,以及对芭芭拉特殊的情感。

采访现场的朱丽叶·比诺什

《生如夏花》以法国传奇歌手芭芭拉为原型

2017年是芭芭拉逝世20周年,比诺什为表达她对芭芭拉的敬意,特别策划了《生如夏花》,并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出。

2018年,她带着这部作品来到深圳,这也是比诺什时隔9年再度登上中国的舞台。
Barbara芭芭拉(1930-1997),原名Monique Serf, 是法国上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传奇创作歌手之一,芭芭拉与雅克·布雷尔(Jacques Brel)、乔治·布拉森斯(Georges Brassens)一起被称为“法国香颂3B”。 芭芭拉不仅是歌手,还是诗人、演员、社会活动家。

采访现场的朱丽叶·比诺什

香颂是以法语为创作语言的通俗歌曲,完全依据法语的节奏进行创作,因此被认为特别“法国”。 香颂的歌词十分讲究韵味和意境。芭芭拉的香颂作品歌词贴近生活又不失美感,旋律美妙动人。
芭芭拉的舞台形象独树一帜,消瘦又鲜明的脸庞,修长的身材,她总是身着黑色长裙,演唱忧郁的歌曲。她特立独行,追求不受拘束、完全显现自我的表演风格,因此她尤其热爱和观众近距离互动的现场表演。
在比诺什的眼里,芭芭拉是特别的。“她十岁的时候遭到父亲的性侵,她用一生表达她对爱的渴望与内心深处的孤独。”
芭芭拉的一生充满传奇,她把童年的创伤、成名前的艰辛、成名后的心酸都化为音乐。她不仅有吟唱爱情的《我最美的爱情故事》(Ma Plus Belle Histoire d’Amour),也有讲述生活的《黑鹰》 (L’Aigle Noir)、《南特》(Nantes)、《孤独》(La Solitude),也有思考社会的《哥廷根》(Göttingen),这些经典歌曲至今仍为人传唱。

采访现场的朱丽叶·比诺什

比诺什:爱电影,更爱舞台

芭芭拉的艺术人生为她赢得了数不清的忠实观众,朱丽叶·比诺什就是其中之一。在比诺什从事演艺工作后,她和芭芭拉还有了私人的交往。
比诺什回忆:“舞台是我与芭芭拉交流的地方,她对舞台有着精妙的掌控。有次她演出之后,我等了一个多小时只为和她打个招呼。在更衣室,她像蝴蝶一样扑过来拥抱我。她很自由、直率,她热爱生活、活力四射。在她去世前几个月,我还给她写过一份简短的信,想告诉她,她的声音、她的歌曲、她的存在给过我多少感动。她回复了我的明信片,我一直把这张明信片像护身符一样珍藏。”
和芭芭拉一样,比诺什也是一个才华横溢、“敢爱敢恨”的艺术家。比诺什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14岁时就陷入了两难境地。 我喜欢绘画,也喜欢戏剧。 我以为我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我母亲的一位画家朋友知道了我的困境,给我签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朱丽叶:选择做任何事!'这一直留在我脑海里。生活在发展和变化,我们要接受改变、接受新鲜事物,学会去爱。”
比诺什也是这样去做的。除了电影演员,她还活跃在戏剧舞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98年于伦敦出演的路易吉· 皮兰德娄的作品《裸露》以及2000年在百老汇出演哈罗德·品特的作品《背叛》。后者被提名托尼奖。
比诺什毫不掩饰她对舞台的喜爱之情:“我的梦想是舞台的艺术,谁知是电影把我抢过去了。我有舞台梦,舞台是一种分享的过程,有一种特别的寂静,和观众一起分享,那是美丽的时刻。”
把歌唱出来才能走进芭芭拉
《生如夏花》以芭芭拉的日记为基础,结合她一生的经历,和那一首首动人歌曲,表达芭芭拉的生活、爱情和痛苦。
为了《生如夏花》,比诺什接受了歌唱课程的学习,尽管她并不擅长唱歌,但她还是愿意去尝试:“演出前三个月,我去学声乐。一开始我不敢唱,但我必须唱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芭芭拉。”
据悉,《生如夏花》是第二届嬉习喜戏艺术节双开幕大戏,由聚橙引入深圳,这也是比诺什首次在深圳演出。
作为每年秋天的艺术盛事,嬉习喜嬉艺术节秉承“有才、有料、有趣、有名”的“嬉习喜戏四有主义”,力邀包括香港话剧团、电影配乐大师Peyman、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吉屋出租》等名角大戏,以“红·白·蓝”三大主题单元,涵盖戏剧舞蹈、艺术展览、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辅以观影、分享、艺术讲座等多元活动,为观众奉上长达5个月的精彩艺术盛宴。

来源|羊城派
责编|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