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大王”出巡土华村 路线300年没变

羊城派 李焕坤  2018-03-26 18:45

文/图/视频 羊城派记者 李焕坤

“洪圣王出巡咯!”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3月25日上午9时,上百人的“洪圣诞”出巡活动正式开始。只见樟木制成的洪圣王行宫被四名村民“哼哈”一声稳稳抬起,端坐在内的洪圣王便开始威风出巡。

历时4小时,行遍土华村11间宗祠、2间古庙、1间书塾。这是广州市海珠区土华村一年一度的盛事。土华村“洪圣诞”的复兴不仅让几百年前的传统不再掩在书中,更让土华村村民更加凝聚与相亲。

巡游路线300年未改 

2月25日是农历二月初九,有“小波罗诞”之称的“洪圣诞”巡游在海珠区土华村热闹举行。据悉,“洪圣诞”即“洪圣大王”的诞辰,举行“洪圣诞”是为祈求“洪圣大王”保佑全村一年风调雨顺。

实际上,这个“小菠萝诞”从二月初八就开始了。从24日傍晚开始,村民就举行太平清醮仪式,在洪圣古庙前搭起牌楼、竖起旗幡,由各祠献上金猪、烧酒、生果等贺寿祭品进行拜祭,一直举行到25日凌晨3时才结束。

到了初九早上9时,由土华村父老乡亲组成的上百人巡游队伍从洪圣古庙出巡。撒圣水、头锣开路、高脚牌、檀香、龙棍、龙亭、罗伞、菠萝、头牌、横额,配以舞龙舞狮助兴,鞭炮锣鼓齐响,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经土华村11间宗祠、2间古庙、1间书塾,用时4小时,完成出巡。

土华村文化保育学者谭鉴洪介绍,巡游路线的走法是很有讲究的。“巡游必须逆时针走,环村绕行一圈回到洪圣古庙,行走途中洪圣王行宫不能落地。” 谭鉴洪说,“这条路线300年了没有变化。”记者跟随出巡路线,发现“出巡”队伍多在窄巷里穿行,一些机智的村民则会绕道大路,抢先比巡游队伍到达下一个巡游站点。“为了巡游路线不被影响,街角甚至有一户人家专门把自家房屋屋角改为圆形,方便‘龙亭’转弯。”谭鉴洪说。

135席“大鱼大肉的斋宴

中午12时,巡游队伍回到一开始出发的洪圣古庙,准备和村民一同享受美味斋宴。据透露,今年的聚餐有135席。

谭鉴洪告诉记者,二月初九中午吃斋是因为洪圣诞节前一晚(即初八晚上),打“太平清醮”要求清心寡欲,所以要用斋饭菜祭祀,久而久之就延伸到二月初九日中午,设斋饭菜招呼四乡村民善信。

“斋宴”一般一席10人,共12道菜,包括鸿运烧鹅、元蹄花生莲藕煲绿豆、发菜花菇扒鲍鱼、杂粮扒海参、腰果虾仁炒丁、家乡扣花肉、特色炒粉丝、年年有鱼、油菜、双色伦教糕、罗汉斋和生果。

别看这些名字都是“大鱼大肉”,其实都是斋菜呢!比如,鸿运烧鹅是用面粉做的,年年有鱼则是豆制品,做得像模像样,以假乱真。

青中老皆参与

土华村洪圣诞菩萨行乡活动已有500年历史,由于各种原因已停办多年,2004年由多名热心人士倡议带头、村民踊跃参与,恢复行乡传统活动。2016年,土华村“洪圣诞”已成功申报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前都是村民私下弄的,规模不大,现在多了政府的支持,这个活动越来越盛大。”谭鉴洪说。

巡游队长潭耀甜则回忆,很多年前,村里的巡游活动只有19名青壮年参与,都是村民自发的,而现在巡游已经发展到上百人,热热闹闹,村里村外、年老年少、海内海外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

73岁的梁兼圻1969年就离开了土华村,后来辗转多地谋生,最后到了美国定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正是对他的写照。记者遇到梁兼圻之时,恰恰看到他年少的朋友大喊“你不说话我都没认出你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是什么让梁兼圻回乡呢?    

“近年来我对土华村思念越来越深,往常我都是清明节才回来拜山的,但在电视上看到我们村‘洪圣诞’弄得如火如荼,我就特意提早回来了。”在梁兼圻记忆里,“洪圣诞”鲜活地体现在母亲的述说里。“以前听妈妈说,旧时村里的巡游活动更加热闹,我的叔叔还曾当过巡游中飘色的色仔。而我记忆中的‘洪圣诞’则十分模糊,现在能重新亲历一场,也算如愿以偿。”虽然不能亲自在巡游队伍中出一份力,梁叔给今年的巡游活动捐了款,以表心意。

今年读初一的王同学则是在巡游队伍中手举菠萝。王同学告诉羊城派记者,手举菠萝不需要提早报名,但要一早过来进行选拔。“以前我都是在旁边跟着巡游队伍走的,今年是我第一次成为巡游队伍的一员,感觉很自豪,以后每年有机会我都会参加。”

而今年30岁的黄先生则告诉记者,他参加“洪圣诞”巡游已经六七年了。“以前我就是举菠萝的,后来就举牌匾,现在举的是龙棍,这是我们村的传统,能够参与其中,成为一份子我十分高兴。” 黄先生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郑宗敏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