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17-08-14 12:03
在近期热映的电影《战狼2》中,中国撤侨的片段令观众激动,特别是片尾出现的护照镜头,“强大的祖国”字样令许多观众热血沸腾。
其实,在一个甲子的时间里,不少华侨归国,在广州定居下来。
他们不仅见证了祖国日益强大的过程,而且为这项伟大事业出钱出力,贡献不凡。
如今,步入老年的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对于往事他们有什么感受?
近日,记者走访了南沙、荔湾、越秀、番禺四区的归侨,了解到他们年轻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退休后,不少人仍然忙碌,热情为其他老归侨或街坊服务,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民国时期,开平华侨月刊刊载的漫画《归侨睇女》。(资料图片)
“父亲不想住城里,主动要求去农场”
口述者:越南归侨罗民忠
归国日期:1955年
居住地点:南沙区珠江街嘉安花园
对于罗民忠来说,1955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拐点。
那一年,他的父亲罗海祥拿到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签发的归国证明书,带着一家八口毅然返回祖国。
那年,罗民忠才三四岁,至今记得回国的路线。“从越南河内经友谊关,回到中国广州。就是凭着归国证明书,免费买票回家。”他告诉记者。
回国前,罗海祥在越南做过搬运工人,娶了同为华侨的妻子。“然后有了一大家子,在越南的生活很困难。”罗民忠说,举家回国始于一封来自家乡广东兴宁的信,“大伯几经周折找到了我们,在信里说家乡都分田分地了,要我们回去”。
接到多封家乡来信,罗海祥决定回国。回国之初,他们一家人被安排住在荔湾区上下九地区。“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提出来不想住城里,主动要求到农场去。”于是,一家人搬到陆丰华侨农场。
“上学免费,看病也免费。”罗民忠回忆那时的生活,可谓无忧无虑。他说,他酷爱音乐,曾经跟归侨学拉小提琴,当时家里没钱给他买琴,有一次,他的姐姐给他带回来一把带裂缝的小提琴,令他雀跃不已。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罗民忠代表农场参与“接侨”,在回国的越南华侨中遇到了现在的老伴。上世纪80年代,他和妻儿落户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
根据相关资料,1992年,广州市批准成立“珠江管理区”。2002年,珠江管理区成建制划入广州南沙开发建设指挥部。2008年,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广州撤销珠江管理区,设珠江街道办事处。截至2015年底,珠江街常住人口约3.1万人,其中归侨、侨眷约3900人。
在农场,罗民忠被分配到糖厂动力车间,同时他还在工会帮忙搞文艺活动。令他措手不及的是,50多岁时,他下岗了。
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他在地方文体中心下辖的体育馆找到了一份工作,稳定且不太累。“我非常感激。”他说,直到2012年退休,他除了上班,利用自身的文艺特长,在业余时间为学校的孩子义务教琴,文体中心还出资购买了一架电子琴,方便他教学生。
退休后,罗民忠没闲着,他为珠江街嘉安花园的“侨胞之家”倾注了不少心血。
在街道提供的场所里,他自掏腰包几乎购置了“十八般”乐器,把“侨胞之家”变成了归侨的乐园。
小提琴、电子琴、手风琴、古筝……记者在“侨胞之家”看到,室内光是电子琴就有3架,除了一架是伴随他多年的旧琴,另两架是新琴。那是罗民忠不顾家人反对,从4万元的补偿金中拿出8000多元买的。每一种乐器,他都能信手拈来,弹唱自如。在现场,他一边拉手风琴,一边即兴唱了一段俄罗斯民谣。
在“侨胞之家”焕发活力的罗民忠,想的不仅是老华侨实现“老有所乐”,他还希望归侨子女把华侨文化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走进“侨胞之家”,了解华侨的历史、华侨的故事、华侨的文化。
在南沙区珠江街的“侨胞之家”,老归侨罗民忠即兴演奏小提琴。朱清海 摄
南沙区珠江街老归侨罗民忠指着归国证明书上的照片称,那时他还是幼童。朱清海 摄
“父母要回国参加建设,就带我们回来”
口述者:越南归侨潘阿姨、马来西亚归侨危阿姨
归国日期:上世纪50年代
居住地点:荔湾区站前街侨苑社区
1958年,潘阿姨18岁,这一年她从越南海防市回国了。
她本是青年学生,回国的原因是大哥劝说。“我的大哥曾经参加过东江纵队,他劝说我回来为祖国服务。他说还是中国好,让我回来参加革命,为伟大的事业奋斗。”潘阿姨回忆说,那时她怀着理想毅然回国,很快就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事业中。
从那时起,她就居住在荔湾区站前街侨苑社区所在的区域,直到现在。
记者在现场看到,侨苑社区安静整洁,辖内高楼林立,南边隔着流花路就是流花公园,闹中带静,是一个宜居社区。而在刚回国时的潘阿姨眼中,这里是另一派景象。
“当时这里是连片农田,种着‘泮塘五秀’之类农作物,周围比较像样的建筑只有一家设计院。”潘阿姨说,正是怀着建设祖国的使命,她于1959年来到这家设计院工作,而她有一个哥哥在另一家设计院工作,她的丈夫也从事着建筑相关工作。
就在潘阿姨归国的这年,居住地发生了一件大事。
1958年,广州市政府为治理水患,组织全市人民挖掘流花湖,潘阿姨也参加了义务劳动。“单位组织我们来挖泥,我以前没干过这种重活,在担泥时站不稳,东倒西歪的。”说到这里,潘阿姨哈哈大笑。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流花湖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但已经很少市民知道,它还是一项水利工程,至今保持着蓄水防洪功能。
一眨眼数十年过去,为“建设”一事奋斗了一生的潘阿姨,如今安享晚年。
虽然身体有些小毛病,但她仍“迈开腿”,与先生一起畅游祖国河山。“内蒙古、新疆、北京、上海,我全去过了。”潘阿姨说,有意思的是,她的先生曾去越南旅游,而她却没有同去。
危阿姨比潘阿姨年龄小了近10岁,今年70岁,但她当初从马来西亚回国,原因与潘阿姨类似。
“1954年,我还是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国家大事,但是父母懂。父母说,要回新中国参加建设,就带着我们几个回国了。”危阿姨回忆,回国后,她的父亲成为一家船厂的工人,而她则进了船厂的子弟学校读小学,小学刚毕业就进船厂工作,成为一名焊工,一直工作到退休。
算起来,虽然危阿姨比潘阿姨小了近10岁,工龄却差不多。
生活虽然平淡、工作虽然辛苦,但她们觉得“很有幸福感”。比如工资,就从当学徒时的20元,增长至现在的约4000元,今年又有所提升。
住着房改房,相关部门每到节庆还派人来探访,时常举行茶话会等活动,她们觉得很满足。“生活越来越好,我觉得当初的理想实现了。”潘阿姨说。
侨苑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玉兰说,该社区本来居住着大量归侨,随着社会变迁,很多归侨去世了,或者迁居他处,社区内七八十岁的归侨越来越少了,“我把他们当宝贝”。
而这些归侨早就不是“外来人口”,而是地道的本地人,与其他老人无异,“华侨”身份渐渐褪色。“老人家不说,没人知道他们是华侨”。
“侨联会常有慰问活动,还进行联欢”
口述者:印度尼西亚归侨宋天民
归国日期:1956年
居住地点:越秀区华侨新村
广州华侨新村,1954年由广州市政府决定筹建,1955年5月动工,1958年建成并命名“华侨新村”。建成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都在这里落地生根,被著名民主革命家何香凝盛赞为“归侨侨眷的幸福乐园”。
华侨新村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中国华侨第一村”,曾被国务院侨办评为首批“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而华侨新村的早期居民中,就有今年76岁的宋天民。
宋天民于1956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父母有9个子女,为了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就先派他和姐姐回国读书。“我上的是华侨小学,姐姐上华侨补校。后来我又到广州市第二十一中上了4年高中,然后当兵6年,1968年退伍转业,到芳村的蚊帐厂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宋天民说。
对于宋天民来说,华侨新村真正是全家人的家。
1962年,他的父母带着其他子女回国,随后在华侨新村团结路建了一幢房子,两层,每层3间房,还有1个花园。建成后,父母在里面种树、养鸡、养鸭。父亲在印尼是一个猎人,所以回国后在家的院子里还养了鸟。
退休后,宋天民热心社区公益工作,一直在华侨新村归侨联合会和归侨活动中心担任管理员。他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受到归侨们的赞扬。宋天民说,归侨活动中心有近3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是政府无偿提供的。侨联会最高峰时有一两千名会员,每逢佳节,他们都会穿着归国前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服饰,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品尝各国美食。“现在虽然会员少很多了,但还是经常有慰问活动,以及外出吃饭联欢等。”宋天民说,现在他仍然和姐姐住在老房子里,他平时就带带孙辈。
“我们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国际化的精品社区,让老归侨在此安享晚年,华侨后代在此找到创新发展的动力,而华侨文化就是很好的资源。”华侨新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陈晓晖如是说。
“有亲戚知道我是归侨,我非常惊讶”
口述者:印度尼西亚归侨吴阿姨
归国日期:1960年
居住地点:越秀区大塘街
今年62岁的吴阿姨家住越秀区大塘街,她回国的原因与上述潘阿姨、危阿姨截然不同。“我是被迫回国的,那时(1960年)我才大约5岁,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变动,华侨生存困难,父母只好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回国。”近日,吴阿姨在家中告诉记者,她对那时的事情记忆模糊,“只记得搭船回来,我在船边玩水,一条手绢掉进海里了”。
但是,吴阿姨对回国后的感受记忆犹新,因为政府对归侨有着不少特殊照顾。“给大人安排工作,给孩子安排读书,甚至还给某些归侨的子女分配工作。”她说,她的妈妈就被安排进“致美斋”工作,直至退休。
初中毕业,吴阿姨根据政府的安排,进入一家有着1000名员工的国企做装配工,当时工厂效益很好,她与危阿姨一样,虽然工资不高,但端上了铁饭碗,成为人人羡慕的工人,十分高兴。
青年时期充满理想激情,老年的日子归于平淡,如今的吴阿姨享受着退休生活,也遭受着日常琐事的困扰。
在她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老人,享受着与广州所有老年人一样的福利,生活也与他们没什么不同。吴阿姨说,现在,绝大多数亲戚不知道她是归侨,她也不再提起。“有一次,一个亲戚说起我是归侨这事,我非常惊讶地问他:‘你居然知道?’”
“最近在为世界越柬老侨友会做准备”
口述者:越南归侨谢焕河
归国日期:1948年
居住地点:番禺区市桥街
在番禺区市桥街星海公园附近,记者见到了78岁的归侨谢焕河,他神采奕奕,如今仍活跃在番禺区越南侨友会一线,为归侨服务。
谢焕河出生于越南,于1948年回国,回国时仅9岁。他的父母曾在越南经商,家境富裕,他的父亲还是越南的番禺学校校董,谢焕河及哥哥姐姐小时候上华人学校学“国语”,生活中讲粤语,家里不让他学越南语。
“1947年,越南发生战乱,家中也发生变故,我的大哥哥去世了,我爸爸伤心过度,第二年生病去世,家里两个顶梁柱都走了,剩下我妈妈、嫂子,带着11岁的小哥哥和8岁的我。所以妈妈就把我和嫂子送回中国广州,然后她又回去越南,带着小哥哥,变卖商铺,谁知后来就回不来了,失去了联系。”谈及往事,谢焕河哽咽不能继续。他的老伴告诉记者,谢焕河每次跟子女说起这段家史都很激动。
过了一会儿,谢焕河心情平复下来,从屋内拿出一叠老照片,一一指给记者看:这是他小时候和父母、哥哥的合影,那是他的父亲与其他校董在番禺学校的合影……
谢焕河告诉记者,回国后,他当过民警、在农场煮过大锅饭、在工厂当过政工……
1995年退休后,他受企业聘请长驻越南办事处,得以见到在越南的哥哥。“60多年了,才在胡志明市见到哥哥和侄子,而妈妈已经不在了,我哭了。”
如今,他的生活归于平淡,平时与老伴去逛逛公园,与侨友相约“饮茶”,其他时间仍在做侨务工作。
身为番禺区越南侨友会的名誉副会长,他帮很多侨友在越南找到了亲人。“最近在准备9月10日举行的第八届世界越南柬埔寨老挝侨友会。
今年5月19日,南沙区越南侨友会成立了,成员有4000多人。”谢焕河说,成立侨友会,联络感情,为归侨服务,这就是他的心愿。
番禺区市桥街老归侨谢焕河向记者展示老照片。谢源源 摄
据不完全统计,番禺有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100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32万人。
从1994年起,番禺举办旅外乡亲恳亲大会,每届恳亲会都有近千名海外乡亲聚首番禺。
探索
考虑让老归侨进课堂讲故事
让更多人了解华侨文化
“有一位80多岁的归侨,孩子都到国外去了,老人不仅缺乏照顾,还非常需要精神上的关怀。”由广州市侨联主管的广州市华侨文化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吴远斌表示,如今,养老成为归侨在广州遇到的一大难题,有些归侨在国内没有亲人,子女不在身边,因此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比较大。
对于这些归侨,该基金会拟通过搭建平台,发动义工等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帮助他们。
吴远斌还表示,在关爱服务老归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他们走出社区,参加各种情感交融的活动,增强他们对广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此,该基金会考虑把对部分老归侨和广州中小学生的服务结合在一起,“归侨毕竟在外面生活过,可以把其中有故事或者有才艺的人组织起来,走进中小学校的课堂”,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增长见闻、扩大视野,而他们也可以发挥特长,丰富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侨的历史文化。(陈海生 朱清海 谢源源 邓毅富 实习生 石荞)
来源|新快报
责编|陈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