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疾控局7月27日晚发布的通报,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如果不小心中招基孔肯雅热,应如何护理?专家紧急提醒,禁用阿司匹林!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经伊蚊传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提醒,如不小心得了“两热”,注意体温管理、液体补充、隔离与防护、重点观察。

1.体温管理

无论哪种疾病,体温超过39°C时均需积极降温,但禁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退烧药与感冒药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2.液体补充

积极预防脱水,可予口服补液盐补水,少量多次饮用,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000ml;若呕吐频繁无法进食,需静脉补液。

3.隔离与防护

发病后5天内(病毒血症期)需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避免蚊子再次叮咬后传播给他人。

4.重点观察

特殊人群如有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等加强防护。

专家提醒,病人被伊蚊叮咬后会传播给家人及邻居,为了大家的健康,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配合医院和社区要求做好防蚊隔离。

文、视频|记者 朱嘉乐 实习生 范乐雯
图|视觉中国

责编: 校对: 审签:
版权申明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