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点击↓
“阿婆,加油啊!”在清远连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院长揭育胜带着团队检查完93岁的莫奶奶的身体情况,走出房门前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这时,一直躺着没什么动静的老人家,缓缓点了点头,眼睛亮了一下。
揭育胜的到来,如同在粤北山区架起一座桥,一头连着省城顶尖医疗资源,一头扎进乡镇卫生院的诊室。连州的医疗水平迎来新突破,让希望的光更加闪烁。
点亮眼中的光:
攻坚肝病破“堵点”
莫奶奶患有肝炎,在连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连州人医”)感染科病房住了有一段时间。“阿婆今天还讲‘胡话’没?”揭育胜俯身靠近她,轻声询问家属。“好多啦,人清醒咯!”患者女儿脸上绽开笑容。随后,他仔细翻看病历,与主管医生讨论用药方案,又轻轻查看老人家的肢体反应。
这位让患者家属信赖的院长,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的肝病专家、新发突发传染病专科主任,深耕肝病救治近20年。一年半前,揭育胜赴任连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我也是粤西农村出来的娃,太清楚基层缺医少药的苦。我觉得基层的地方更需要我。”揭育胜说,在连州,他见过太多因缺乏早期筛查、规范治疗而恶化的肝病患者,令人揪心。
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印证了他的观察:在连州及周边“三连一阳”地区,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13.61%。乙肝及其引发的疾病,是悬在当地百姓头上的“健康利剑”。
“去清远市区、广州,路上就得花两三个钟头。我每周都往返广州和连州出诊,知道老百姓在路上颠簸的不易。”县域医疗机构作为基层医疗主力军,在疾病防治中至关重要。村民健康意识较弱、好医生留不住、技术跟不上,导致乡亲们患上一些本地解决不了的病痛时只能往外跑。揭育胜深知,急病怕等不及,慢病来回折腾,路费、住宿费更是增加负担,“看病难”成了百姓的“心头病”。
打造“1234工程”:
让优质医疗扎根
为了让优质医疗真正沉下来、扎下根,揭育胜开出了他的“处方”——“1234工程”:一个目标(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两个抓手(人才建设+学科建设)、三大中心(肝病、康复、体检)、四个理念(制度管人、流程办事、文化凝心、绩效聚力)。核心就一条:让连州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好医疗。
“没人才,有再好的设备也没用。”初到连州人医的前一两个月,揭育胜走遍医院每个角落,所有科室主任都告诉他,人才紧缺是最大的困难。“只有找到症结,和大家寻求最大的共识,才能够为我们医院未来谋出路。”
为此,揭育胜在“留人”上下功夫,为医院争取到了自主招聘权,完善待遇保障,让人才安心扎根。效果立竿见影: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引进74名专业人才(含10名硕士),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占比提升了七个百分点。“补齐了人才,接下来大家就可以甩开膀子去做事情了。”
依托揭育胜的“娘家”——中山三院强大的肝病专科支持,连州人医率先发力,建成了清远市首个肝病中心,还专门开设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这里整合了多学科力量,从筛查、诊断到治疗,为肝病患者提供“一条龙”精准服务。
揭育胜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日常的医院管理工作,他每周三在医院名医工作室坐诊,周四雷打不动去感染科查房。查房不仅是看病,更是现场教学,不厌其烦地给年轻医生讲解最新知识,手把手教他们制定方案。背后,是整个中山三院团队在撑腰:专家义诊团长期来到连州开展培训、讲座、查房、手术演示,百名连州人医骨干被送到广州“取经”,更打通了“生命通道”——危急重患者能快速转诊中山三院,后续治疗再无缝转回连州。
“县域医共体”赋能:
“家门口”服务更便捷
从连州人医驱车来到星子镇卫生院,大约需要40分钟。星子镇是连州的人口大镇,这间卫生院的手术室曾经沉寂了10年,两年前已经重新亮起无影灯,引进了CT、DR等医疗设备,具备开展一二级外科手术能力。
“在连州这个县级市,光有连州人医发展得好也不行,我们肩负着‘老大哥’的角色,有责任把各个乡镇卫生院的水平带起来。”揭育胜说。
今年7月底,连州人医正式全面托管星子镇卫生院,派驻肾内科副主任欧阳奋竞任卫生院副院长,重点提升内、外、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连州人医将选派专家团队驻点帮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让患者在镇里就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享受三级医院水平的人才服务。
连州人医牵头打造“县域医共体”,通过名医下基层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一草一木皆用情:
细节赢得百姓心
“这种植物可能造成过敏、哮喘,不能种在医院,需要更换”“为了方便感染科、急诊科患者就诊,我们在主楼旁边修出一条独立的道路,患者可以直达,也不影响其他患者”“‘全院一张床’管理,盘活闲置病床,让患者来了就有床位住”……
作为院长,揭育胜对医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了然于心。他所做的一切,也让连州百姓对医院更加信任。不久前,在今年这个“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揭育胜获评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
在揭育胜看来,医院的改革最终都服务于患者,能让患者受益、便利的事都值得全力解决。百姓的选择最有说服力:县域医共体内,在乡镇的医疗服务量超过65%,92.2%的住院患者选择留在连州市内。今年上半年,收治县域外住院患者占比25.26%,较两年前提升近三个百分点,CMI值达1.16。地处粤湘桂三地交界处的连州人医,正成为乡亲们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夜幕降临,静谧的院区内,两栋楼之间新建的历史文化室外长廊亮着暖黄色的光,不时有路过的行人驻足了解。“中山医学院旧址”的老照片与新挂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连州市人民医院结对共建医院”牌匾印记交相辉映。
连州人医的建院历史超过百年,时光流转,道出了这里的医学底蕴——源自中山大学的医学传承在连州这片热土流淌成河。从抗战时期中山医学院迁址连县办学,到如今“百千万工程”医疗帮扶扎根,这场跨越八十载的“双向奔赴”,正化作百姓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安心。
总策划|林如敏
策划|龚丹枫 王倩 黄海昀
统筹|朱嘉乐 廖俊杰 蒋梦娜
采写|朱嘉乐 实习生 赖欣怡
图、视频拍摄|秦梓茁
视频剪辑|秦梓茁 实习生 薛媛芝
设计|何晓晨 龙华
出品|羊城晚报社教育健康部
指导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羊城晚报·羊城派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